跳至内容

评论| 赵思乐:《芈月传》团队拍不出他们理解不能的女人

中国社会文化本就欠缺女权理念的浸淫,大部分知识精英似乎也没有学习和接纳女权理论的见地,那么,拍不好《芈月传》或许只是最无关紧要的损失。

赵思乐:《芈月传》团队拍不出他们理解不能的女人
2015年5月1 日,《芈月传》演员​​(左至右)马苏、刘涛及孙俪在浙江出席宣传活动。

长达81集的电视剧《芈月传》终于播完。这部信誓旦旦要拍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政治家”的年度“剧王”,开播前在大陆网民广泛使用的评价平台“豆瓣”上评分高达8分(满分10分),在国产剧集中相当少见。然而开播后评价一路滑坡,结局跌到4.9分,比起代表国产烂剧一般水平的《武媚娘传奇》还低一个段位。

关于《芈月传》是怎么“糊掉”的,网上有不少吐槽贴可供参考:剧情拖沓狗血,与《甄嬛传》诸多雷同;对白古今穿越,肉麻到令人犯尴尬症;道具服饰“淘宝爆款”,色彩鲜艳质感低劣;人物妆发浓艳累赘,连演技都跟着浮夸……不一而足,不再赘述。这些吐槽都不无道理,但这难道不是国产古装剧通病吗?常被用来跟《芈月传》对比的“良心剧”《大秦帝国》和《太子妃升职记》同样充斥“淘宝爆款”和肉麻对白。

在观众略显情绪化的反弹背后,是剧集本身对观众期待和现实需求的双重背离:首先,说好的“政治大戏”依然以“宫斗”为绝对的主旋律,受欺骗的消费者自然不答应;更重要的是,影视作品受欢迎最终源于观众能在其中找到现实的投射,关于“女人成功之路”,编剧给出的答案竟是依赖一个个权势男人总在恰当时机出现,并死心塌地庇护扶持。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 端传媒编辑部 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