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对驻华记者的想象是,记者被空降到北京,待上几年,和异见人士吃晚餐,引用一两个出租车司机的话,然后就转到另外一个城市工作。” 在欧逸文看来,这个印象并不准确。如今选择到中国的记者们愿意长期驻守,他们愿意深入地学习中国的语言、历史和中国人的意志。
日前,《纽约客》杂志主编瑞姆尼克(David Remnick)与何伟、欧逸文等五位书写中国的记者,于纽约的亚洲协会总部探讨《纽约客》过去四十年来报导中国的得失、未来的方向与优秀驻华记者必备的品质。端传媒记者在现场记录了这场座谈的交锋。
夏伟:如隔着厚厚的玻璃墙观察中国
一头银发的夏伟(Orville Schell)是《纽约客》第一代驻华记者,他在1975年到达北京,当时毛泽东还在世,文化大革命仍如火如荼,中美尚未建交。一个外国人,特别是作家,无论是否会讲中文,都几乎不可能融入中国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