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评论| 深圳滑坡揭建筑废料堆填危机 香港经验值得借鉴

防止危机发生的有效机制在于完善日常规管体制,香港在处理建筑废物上有成熟经验可供内地参考;意外警示香港政府加大监管力度,遏止非法倾倒废料的行为。

深圳滑坡揭建筑废料堆填危机 香港经验值得借鉴
2015年12月21日,深圳,光明新区泥石流事故?翌日,大批消防员在灾场继续进行搜救。摄:端传媒摄影部

深圳滑坡事件已造成91人失联,33建筑物被毁,其中包括厂房14栋,办公楼2栋,饭堂1间,宿舍楼3栋,其他低矮建筑物13间。滑坡地点在深圳市光明新区凤凰社区恒泰裕工业园,滑坡覆盖面积38万平方米,几乎将整个工业园吞埋。光明新区设立于2007年,位于深圳市西北部,毗邻宝安国际机场,北近东莞,是深圳市第一功能新区。滑坡发生曾经为老采石场,现为淤泥渣土收纳场。

据悉事件并非山体滑坡,原有自然山体并未滑落,踏滑体主要为人工堆土。发生滑坡的收纳场主要堆积近两年来附近的施工渣土和建筑垃圾。事发之时,堆土高达100米。由于堆积量大、滑坡位置高,渣土冲下山的势能较大,造成的破坏程度也较高。这对政府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形成严峻考验。目前为止,各级政府反应及时,启动了较为周全的救援机制。

危机处理背后,滑坡事件的产生原因与预防机制,应成为未来最大程度避免类似事件首先应该思考的问题。雨并不大,建筑渣土为何会出现高位滑坡?虽然具体原因仍有待调查,但至少可以推断,建筑废物堆填没有得到妥善处理,以致危险随渣土高度逐渐增加而增加。这方面,香港在处理建筑废物上有成熟经验可供内地参考。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 端传媒编辑部 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