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评论| 林垚:左翼自由主义需要怎样的中国化?(上)

试图对当前自由主义内部左右两翼理论之争本身设置议题限制的做法,只有在预设了社会抗争与政治转型的一元图景时才能成立,而该图景是极其可疑的。

林垚:左翼自由主义需要怎样的中国化?(上)
中国四川省成都工人清洁中国前领导人毛泽东的雕像。

在最近的专栏文章中(见延伸阅读),陈纯提出了“左翼自由主义中国化”的命题,并围绕这一命题探讨当前中国左翼自由主义者在理论与实践层面遭遇的困难,以及相应的对策。对他的这些分析,我并不十分认同,因此冒昧撰文商榷。

“左翼自由主义”的理路

陈纯批评中国当代的自由主义者犯下了与魏玛、沙俄时期自由派共同的错误,这种批评恐怕也难以适用于(蕴含了对阶级权力差等的正视的)左翼自由主义。

得益于周保松老师的鼓呼,“左翼自由主义”一词在中文圈日渐为人熟知。我和陈纯应该都可以归入左翼自由主义者的行列(承蒙陈纯抬爱,在其另一篇专栏中援引我为此派公共说理的范例),尽管我对“左翼自由主义者”这个标签有所保留,更倾向于以“自由平等主义者(liberal egalitarian)”等词代之。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 端传媒编辑部 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