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陈炳钊《午睡》:发一场清醒大梦

陈炳钊《午睡》:发一场清醒大梦

当社会运动告一段路,人从街头张力中松弛下来,回到日常生活,身心疲惫。一段休整后,有人像抛却前尘往事一样,割断记忆;有人载浮载沉,投入新的梦境;有人困在原地失语;有人愿意分享些什么,启示后来人……香港前进进戏剧工作坊艺术总监陈炳钊,带来新作品《午睡》。七八十年代的社会运动是背景,核心是每个人的混沌与清醒,真实与梦境。

梦境从来不是思维真空,它反而能反映更深层的焦虑、心理机制,连接记忆与现实。故事发生在1984年,经历过学运的两兄弟久别重逢,不同的人生轨迹交错,两人在记忆和展望里角力。兄长昊,投身电影业做编剧,他总是忙碌、清醒地工作;弟弟曦从欧洲回到香港,认不出这个纸醉金迷快速发展的城市,常常蜷缩在沙发上午睡,在梦境中反刍过去的理想主义。

从七十年代的火红学运,八十年代的失语断层,走到雨伞运动过后的当下,每一次抗争好像都由头来过,历史总是面目模糊。陈炳钊三十年前已经写下《午睡》的剧本初稿,“当时更多是抒发个人情绪,但写完觉得很多东西没讲出来。”陈炳钊说。雨伞运动之后,他打算重新拿出这个故事。如果三十年前创作这个剧本,关心的是年轻的理想主义者,如何不被时代吞噬,以创作造梦,那三十年后的今天,想表达的更多是如何从睡眠中醒过来,放弃一个梦,投入更清醒的状态。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 端传媒编辑部 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