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一度的“香港国际诗歌之夜”自2009年起举办,邀请世界各地重要而优秀的诗人来港交流。今年的“国际诗歌之夜”将在11月26日举行,邀请了18个地区的21位诗人来港。主题是“诗歌与冲突”,可以说,这与当今的世界时势正好应合。我们在“国际诗歌之夜”到来之前,独家专访部分要来港的诗人,谈谈在他们各自充满地区、政治、现实冲突的时空里,诗歌何为。(编者)
对于很多缅甸人来讲,缅甸诗人科科瑟 (Ko Ko Thett) 似乎过着一种他们无法想像的生活。科科瑟持芬兰护照,在瑞士维也纳生活,用缅甸文和英文两种语言写作。1990年代初,科科瑟也曾在缅甸经历过一段“抗争诗人”时期,地下写作难以上到地面,诗集被禁止出版。1997年,他愤然离开缅甸,在异国他乡寻找更广阔的写作空间。今届香港国际诗歌之夜请来这位颇具传奇色彩的缅甸诗人,我也趁此机会对他进行专访,让大家了解他如何书写生为缅甸人的压力,如何解读诗歌与冲突的互动,如何看待个人与政治的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