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城市和人一样,每一个存在都是独一无二的。香港一城,既保守又开放,时钟酒店处在二者的交界点,它温情而冷酷,热烈而孤独,许多时候,它是欲望的逃亡地,又可以一个转身,成为情义的见证场。发掘它的故事,其实也是在发掘香港的“异质空间/ heterotopias ”,傅柯 Michel Foucault 所说的这种东西,在香港,其实还有不少,也混杂在许多其他事物中构成著这城市的独特魅力。本文访问时钟酒店常客和艺术家,访问数位时钟酒店主理人,他们由旺角九龙塘说到中环,由七十年代说到而今……正如爱情不止于情欲,时钟酒店的故事,何止一张床、一对男女那么简单。
王家卫的电影,总离不开旅馆,就好像那就是“花样年华”的所在,然后他不厌其烦地让爱情在里面发酵,只不过门牌有点特别,叫“2046”。他说爱情是有时限的,会过期,或者对他而言,世界不过是短期出租的时钟酒店!

不过现世的时钟酒店或者没那么诗意,香港人爱把时钟宾馆、情侣酒店称为“炮房”,去开房叫“爆房”,它只有功能性的意义:不要问客从何处来,只道春宵一刻值千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