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踏单车有很多不得不知道的“常识”──例如踏单车是休闲活动、骑行者只能够在单车径上踏单车、单车不应该跟车辆争路、单车入港铁应该要拆辘……犹记得在不久前的论坛,起动九龙东的专员谈起启德的规划,大谈bike-sharing有多好,但仍不忘补充一句(大意):“在香港市区踏单车比较麻烦,作为一种休闲活动,它只能发生在新界的单车径中”。
在这样的一个城市,在市民官员对单车角色和功能普遍认识不足的前提下,旅发局在上周末举办的单车节劣评如潮,也是自然而然的事──封路变成扰民、路线设计一团糟、连旅发局总干事本人也栽了一个跟斗。
问题是为什么办一个单车节要如此大费周章?假如城市设计本身已经考虑到单车使用者的需要,对单车骑行者有足够的保护,那么我们根本不需要这样的一个单车节,单车骑乘就成为城市生活的日常,而不是一年才有一次的节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