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诺奖提名作家:当你以为他在陪跑时他在想什么?

村上春树、昆德拉、品钦、阿特伍德、拉什迪、阿多尼斯……这些作家,常年被提名诺贝尔文学奖,又常年与其擦肩而过,以致落得“诺奖陪跑客”的称号。可是诺贝尔文学奖委员会自有其运作机制不说,出牌方式又永远高深莫测。对于不明就里的观众而言,他们是陪跑者,可实际上他们早已在自己的跑道上跑得很远,逸出瑞典文学院的五位院士视野之外了……

诺奖提名作家:当你以为他在陪跑时他在想什么?
2006年10月30日,村上春树在捷克布拉格获得卡夫卡文学奖后,为在场人士签名。

今天日本的报纸头条为“村上春树氏10连败!”──把日本人对诺贝尔文学奖的得失心表露无遗,近些年日本传媒每年诺贝尔奖颁奖时都要炒作一番村上氏的获奖可能,到他家埋伏、采访各界日本文学学者、直播在酒吧里等消息的文学爱好者……其实村上并没有这么在乎诺贝尔文学奖、诺贝尔文学奖的候选人当中能媲美甚至远胜村上的也大有人在,日本传媒这样做一来是媒体凑热闹,但其方式则是日本文化中“知耻教育”、“虽败犹荣”的悲剧美学作祟。

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当中被视为长期陪跑者的作家,村上无疑是最有大众知名度的一位,中国读者也没有放过他,直接戏仿他的作品题目给他来了这么一句:“当我陪跑的时候我在想什么?”──这也真可笑。村上春树在我的阅读谱系之中虽然还算不上大师级作家,但他是一个有大格局、有独立完整的世界观的作家,这已经决定了他不可能在乎一奖之得失。何况,多少村上春树也推崇的作家也没有得过诺贝尔文学奖,比如说雷蒙德·卡佛。

2006年10月30日,村上春树在捷克布拉格获得卡夫卡文学奖后,为在场人士签名。摄:MICHAL CIZEK/AFP
2006年10月30日,村上春树在捷克布拉格获得卡夫卡文学奖后,为在场人士签名。

诺贝尔文学奖本来就没有很明确的标准,除了创办之初诺贝尔先生要求的那句奖励“理想主义”,何其泛泛。早年(二战前)的诺贝尔文学奖就曾经颁发过给不少欧美的次重要作家,有的而今看来几乎是庸才,只不过后来陆续有一些公认大师级的作家获奖,比如艾略特、海明威、卡缪、福克纳、聂鲁达、马奎斯……他们无论在大众还是学术层面都有极高评价,可以说是他们作为得奖者把诺贝尔文学奖的档次逐步拉升到世界第一的地步。然而即使如此,没有被评上诺贝尔文学奖的伟大作家还是比评上了的多,卡夫卡、普鲁斯特、乔伊斯、博尔赫斯这些巨头都没有得过诺贝尔文学奖。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 端传媒编辑部 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