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评论| 陈一新:奥习会中的交换与无法交换

奥习会达成的第一类协议是在交换关系的基础下达成,第二类是说易行难无法交换,最后一类则各说各话。

陈一新:奥习会中的交换与无法交换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美国,与美国总统奥巴马进行会谈。

这次奥习会最重要的一项共识就是,中美两国不会因为歧见而诉诸战争。针对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西雅图演说中所提“中美一旦发生战争,将是世界灾难”,美国总统奥巴马在24日白宫夜话时告诉习,现存大国与崛起大国之间未必一定发生战争,强调美中两国有能力管控分歧,让良性竞争具积极意义。

25日奥习会达成的第一类协议都是在交换关系的基础下达成,可以很快付诸实施。例如,中美“双边投资协议”(BIT)虽尚未完成谈判,但总的趋势是美国投资商市场准入已成定局,且负面清单逐渐缩小。

双方BIT历经近20个回合谈判,终于成功接近收尾,理由如下:(一)中美双边投资协议谈判经年,总要有完成谈判的一天,这次中国大陆主席习近平赴美进行国是访问,时机上自是最为适当;(二)美方怀疑中国股灾、人民币遽贬,显示大陆经济失控,完成中美双边投资协议谈判,有助于美方确定大陆经济仍稳定前行;(三)习近平美国行既定位为“增信释疑”,自有必要让美投资商释疑,以便他们放心到大陆投资;(四) 中美之间是“利益交换关系”,习近平同意采购 250架波音737客机和50架宽体客机,美则同意在浙江杭州成立波音737客机 “完成中心”,并授权中方在加州从赌城拉斯韦加斯到洛杉矶兴建高铁;以及 (五)美方可能放宽输出中方高科技产品的限制。

另一亮点是大陆同意2017年起在全国实施碳排放“总量管制与交易”制度,双方并决定金援低收入国家处理碳排放问题。此外,两国将连手推出一项减少碳排放的全球性倡议。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 端传媒编辑部 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