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习近平錯過的中国女权行动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世界妇女峰会中,指出1995年北京大会在提高妇女权益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与此同时,他错过了一场展览邀请,展览中展出了不被中国官方赞许和肯定的青年女权主义者们的影像。

习近平錯過的中国女权行动
中国青年女权行动影像展

克里蒙德文化教育中心坐落于纽约下城。这座百年前的公立学校,如今成为了东区新兴艺术工作室与画廊的聚集之处:二楼正展出新的学生作品──用织物与雕塑构成的绘画、用油画形式复刻的电脑桌;楼下的剧场则在上演题为“The C*nt”的先锋话剧。在话剧的同一层楼,如实记录中国女权运动的“中国青年女权行动影像展”,在一众实验艺术间,显得既格格不入,又恰如其分。

40张摄影作品被划分为八个主题:女权五姐妹,反女性污名,公共空间,反性别歧视,女同志运动,反家庭暴力,反性骚扰,以及其他抗争活动。在这些摄影作品中,有些已在中国网络媒体上广为流传──譬如中山大学艾晓明教授的反性侵抗议,譬如反家暴法签名征集时的一系列裸胸摄影,譬如女权运动者叶海燕和她著名的牌子“开房找我,放过小学生”。而有些作品反映的抗争事件更具地方性,尤其对于远隔崇洋的国外观众而言,充满新鲜的陌生感。

青年女权行动影像展开幕当日已吸引近百人到场观展。观展人群之中,既有常年关心中国女权议题的海内外维权人士,也有对话题感到好奇的中国留学生,亦不乏等待隔壁剧院开场,却不意被展览吸引的纽约观众。对许多观展者而言,印象最为深刻的是青年女权主义者在抗争中流露的一点诙谐。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 端传媒编辑部 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