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评论| 马立明:难民潮考验的远不止欧洲

难民的应对和安置是一个全球性问题,不是欧盟一家的事。美国、加拿大、俄罗斯、日本、印度、澳大利亚这些大国不能袖手旁观,这也包括中国。

马立明:难民潮考验的远不止欧洲
2015年年9月6日,数千名难民抵达慕尼黑中央火车站。
2015年年9月6日,数千名难民抵达慕尼黑中央火车站。摄: Gordon Welters/端傳媒
2015年年9月6日,数千名难民抵达慕尼黑中央火车站。

一:

来自叙利亚的3岁小朋友艾兰.库尔迪(Aylan Kurdi)被冲上了土耳其沙滩,永远闭上了眼睛。这是近日来最令人震撼、最虐心的图片。在这“让全世界沉默”的图片的背后,是一个战乱的阿拉伯世界,以及巨大难民潮涌向欧洲的背景。

其实只要有战乱、饥荒、疾病,就必然有大批居民背井离乡,加入难民的行列。在艾兰.库尔迪的照片出现在网络上之前,已经有数千数万的难民在欧洲的门外徘徊。有数据表示,今年至今以来,共有30万难民横穿地中海进入欧洲,远远超过去年同期的12万。阿拉伯世界的乱局,加上极端组织伊斯兰国(ISIS)及地方反政府武装的肆虐,中东多国民众被逼得走投无路,加入了难民的行列。有记者分析了艾兰.库尔迪一家的情况,实际上曾经是小康之家,父母都接受过不错教育,还有一个姑姑远在加拿大。之所以选择逃亡,完全因为战乱。他们所在的小镇科巴尼,是伊斯兰国与政府军交战的战场,常有居民被劫持为人质。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 端传媒编辑部 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