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会赞成“杀人是错的”、“侵犯人权是不对的”。但,当看到叙利亚小孩难民陈尸沙滩时,我们或会心中不忍却又会想“唔关我事!”今天看报纸,竟还看到“才子”作家戏谑说1970年代许多“大陆人”由后海湾游泳偷渡来香港,流浮山多浮尸搁浅,他也十分理性、逻辑地没叫当年冰岛政府负责。这种把修辞取代论证的文笔,却讨好了把“本土优先”视为金科玉律的读者。不少人真的认为狠心才不会做坏事,凉薄才是自救之道。或者,只停留于廉价的同情是一种虚伪,但不正视问题也是另一种苟且。未能择善而行或许是意志不坚,但鼓励别人对恶视而不见、business as usual也是一种大恶。
据报,各国都卸责难民危机,将问题变成“德国问题”,原因竟是因为难民都想去德国。德国则促各国共同承担收容难民的建议,这得到希腊和意大利支持,东欧国家却反对。匈牙利总理昨更称难民危机只是“德国的问题”。德国其实也是将道德责任“分工”。她将难民按各州税收及人口计算分配给16 个州。但是长贫难顾,目前每天有数以万计的难民从地中海、波罗的海,从空中到地面持续不断地进入欧洲国家,欧洲国家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难民营。于是,人们希望唤起更多的国家负起责任。
这类型的道德思考当然困扰欧洲,但是同样与香港相关。因为我们都知道香港停留在“胶”、“离地”的“标签政治”层次,实质的政治和道德讨论则并无寸进。欧洲问题看来较“离身”,或可对我们有启发作用。不过,笔者的观察是不少港人或者知识分子也以“本土优先”之类的框架来理解此事。本土派或会提出这类的问题:为何有收容责任?为何不解决源头问题?资源有限之下为何不是本土优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