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社会一直推崇“杰青”(杰出青年),十大杰出青年选举自1970年创办後延续至今,特首梁振英丶明星刘德华都曾获此名衔,在灯光璀璨的颁奖典礼上赢尽掌声。“杰出青年”一年一度地选了40多届,而10年前开始,风向悄悄转移,我城的关注点落在了另一种类型的年轻人身上,他们同样被置於聚光灯和放大镜下,加了个新标签叫“废青”。
在表面上,“废青”的行为与思考模式和“杰青”恰恰相反。在社会眼中,他们通常没高学历、没赚大钱、没买楼买车、没在职场向上爬。聚光灯下,没有掌声,只有骂声与嘲讽。
不过,有些年轻人不以为然,一路坚持一路走。他们自己怎麽理解“废”这件事?他们认为自己“废”吗?他们的真实状态又是如何?我们邀请了四位自称“废青”的年轻人,请他们把镜头对准自己,自拍,自白,用他们的声音和故事,重组“废青”与“杰青”的刻板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