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评论| 何明修:台湾政坛是否容得下“第三势力”?

放眼不到半年的2016年国会大选,是否第三势力能掌握稍纵即逝的历史契机,就取决于主事者的心胸与格局。

何明修:台湾政坛是否容得下“第三势力”?
时代力量候选人林昶佐在端午节前来到台湾万华区绿堤里里民中心拜票。

台湾的新闻媒体常用“第三势力”来称呼国民党与民进党以外的各种政治势力。从去年以“政治素人”姿态席卷首都,高票当选台北市长的柯文哲、挣扎维持国会少数席次的亲民党与台联党、以及更晚近乘着公民运动气势而浮现的时代力量与社民党,都被纳入这个笼统而含糊的标签。

这个错误的认知忽略了这一点,并不是所有小党是企图开拓两大主流政党以外的支持者。新党(1993年成立)、亲民党(2000年成立)、台联党(2001年成立)、民国党(2015年成立),都是从原先有国民党或民进党分裂出来的新政党,也或多或少标榜他们才是正统,因为两大主流政党被认为是背离其基本教义。这些政党从来没有宣称自己是“不蓝不绿”,反而是试图争夺既有的深蓝或深绿之选票。

更重要地,这一类的小党也不是从零开始,他们往往是现役的民意代表所创立的,不是享有“政治明星”的光环,就是有“天王级”政治人物作为精神领袖。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 端传媒编辑部 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