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报|特朗普向哈马斯发停火通牒;纽时曝美军窃听朝鲜行动;中证监前主席易会满受查

石破茂请辞自民党总裁;美拟削减对波罗的海三国军援;伊朗表明愿意接受国际核监督;英揆施纪贤改组内阁
2025年9月7日,俄罗斯对乌克兰发动无人机攻击,乌克兰基辅居民躲在避难所表现惶恐。摄:Thomas Peter/Reuters/达志影像

端传媒十岁了!我们特别推出十周年限定周边商品,经典报导小书、周年语录贴纸、十年一瞬明信片等纪念品,现在就前往线上商店选购

预购期间于商店购买端传媒会籍兑换券,特别赠送小书及贴纸。现在就成为会员,或邀请身边亲友,一起支持独立媒体。

读者你好!你现在读到的是端传媒每日新闻速读“日报”。每逢周一到周五的东亚时间晚间,我们会在整理和筛选之后,将近期值得一读的几条新闻以简短的方式呈现到你眼前。

端传媒图片编辑每天会为日报精选一张全球新闻摄影作品。今天的题图来自法新社摄影记者Wakil Kohsar:2025年9月1日,阿富汗东部库纳尔省努尔加尔区马扎达拉村发生地震后,一架军用直升机将受伤的阿富汗民众送往灾区。

今天是2025年9月8日,以下是我们为你筛选的7条新闻:

特朗普发出最后通牒,要求哈马斯接受停火提案、释放所有人质

美国总统特朗普9月7日向哈马斯发出最后通牒,要求哈马斯接受停火协议,释放以色列人质。

特朗普在自家社交平台 Truth Social 发文,称以色列政府已经接受他的停火提案,哈马斯也是时候接受。他强调,已向哈马斯说明不接受提案的后果,而且这是最后一次警告。

特朗普同日对传媒称,认为很快能就加沙局势达成协议。不过,他没有透露任何细节。

据以色列 N12 新闻6日报道,美方向以色列和哈马斯提出了新的停火提案。根据提案,哈马斯必须在停火首日释放全数48名人质,换取关押在以色列的数千名巴勒斯坦人获释,双方随后将通过谈判结束战争。

《卫报》引述一名以色列官员称,以方正“认真考虑”美方提案。哈马斯也证实,已经接到美方就达成停火提出的一些构想,正与调解方进行讨论。哈马斯还重申,愿意以释放所有人质作为条件,换取以方明确的终战宣言,以及以军全面撤出加沙地带。

另据路透社报道,哈马斯9月5日曾发放两名以色列人质的录像。录像标记日期为8月28日,其中一名人质身处行驶在加沙城内的汽车上,自称与另外数名人质被扣押于加沙城内,担忧自己会在以军的军事行动中丧命。

据报美军2019年尝试在北海沿海安装窃听器,行动失败、过程中射杀朝鲜平民

《纽约时报》9月5日发表调查报道,引述美国国防部逾20名现任和前任官员的证言,指特朗普于首个总统任期内,曾批准海军海豹突击队执行秘密任务,潜入朝鲜沿海安装窃听设备,冀截取朝鲜领袖金正恩的通讯内容。是次任务以失败告终。

特朗普回应报道,自称毫不知情。

消息人士披露,美军选中曾击杀“911恐袭”主谋拉登的海豹突击队第六分队负责任务。该分队由核动力潜艇接载前往朝鲜海域,8名队员再分乘两艘小型潜艇进入朝鲜沿岸。然而,分队在岸边遭遇朝鲜渔船,船上有多名似乎是捕捞贝类的平民。分队为免行迹败露,决定向平民开火,数秒内射杀全部平民,并将尸体拖进大海匿藏。分队随后按照事前部署行动,即一旦遭遇任何人便放弃计划及撤离。

消息人士未有透露遭射杀的平民人数,美军方面则没有人员受伤。美国随后透过侦察卫星发现,朝鲜军方在事发后立即于相关区域有所行动,但朝鲜官方始终未曾对外公布事件消息。

五角大楼后来检讨任务,判定根据交战规则,海豹突击队射杀平民的手段属于合规,而任务则是因“无法预见或避免的一系列不幸事件”导致失败。

消息人士提到,特朗普是在2018年秋季批准是次窃听任务,冀截取金正恩等朝鲜高层的通讯,以填补情报部门的盲点。报道指,特朗普于当年秋天与金正恩举行历史性峰会,并约定于2019年2月在越南举行第二次会谈。窃听任务的目的或是为在越南峰会上占有更多优势。

中国证监会前主席易会满被查

中共中央纪委、中国国家监委网站9月6日发布消息,指十四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易会满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正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易会满曾于2019年至2024年担任中国证监会主席。中证监6日召开会议,由主席、党委书记吴清传达易会满被查的消息,会议表态坚决拥护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的调查决定。

《经济观察报》引述数名消息人士指,早在8月29日前后,易会满连同几名家人已被带走调查。报道提到,易会满于1980年代就读浙江银行学校时的几名同学,已经在此前数月间先后“落马”。

石破茂宣布辞任自民党总裁,将卸任首相

日本首相石破茂9月7日宣布辞任自民党总裁,意味著将卸任首相。

石破茂提到,日美早前在关税谈判中达成共识,上周已签署投资相关备忘录,美国总统特朗普也发出了相关行政命令,他已经完成责任,是时候为自公执政联盟在参众两院选举大败负责。他寄语自民党面对当前困境切勿故步自封,否则将没有未来。

石破茂去年10月拜相,不久迎来众议院选举,结果自民党大败。受日本物价上涨、新晋议员派礼券丑闻等影响,石破内阁的民望持续低迷。今年7月,自民党在参议院选举再度失利,创党70年来首次在两院议席数皆不过半。

共同社提到,在石破茂决定辞职之前,自民党原定于8日决定是否提前举行总裁选举,自民党最高顾问麻生太郎、石破内阁的法务大臣铃木馨祐等已表态支持提前选举,变相向石破茂逼宫。随着石破茂自行请辞,表决计划取消。

根据目前民调,下任首相的热门人选,包括前经济安保担当大臣高市早苗、农林水产大臣小泉进次郎、前经济安保担党大臣小林鹰之、内阁官房长官林芳正等。

美国将减少对欧军事援助,包括邻近俄国的波罗的海三国

立陶宛国防部政策总监 Vaidotas Urbelis 于9月5日对传媒证实,美国国防部上周通知欧洲国家,根据美国《国防授权法》333条款向欧洲提供的国防援助,拟在下个财政年度起停止发放。

路透社提到,受影响国家包括邻近俄罗斯的波罗的海三国 —— 立陶宛、爱沙尼亚及拉脱维亚。报道指出,停止发放333条款援助尚要取得美国国会批准。此项援助主要为盟友提供军备支援及部队训练,不影响美军派驻部队和其他军援计划。

立陶宛政府表示,已经建议美方循“波罗的海安全倡议援助计划”填补333条款援助的资金。该计划聚焦于军援波罗的海三国,目前正由美国国防部检讨。

爱沙尼亚国防部发言人重申,美国对波罗的海三国的军援计划,是美方支持欧洲的重要政治信号。

伊朗外长称愿意接受国际核监督,换取英法德撤销制裁

伊朗外交部长阿拉格齐(Seyyed Abbas Araghchi)在《卫报》发表文章,称伊朗准备好达成一份“确切且长久的”协议,容许国际机构严格监督和限制伊朗浓缩铀活动,以换取外国解除制裁。

阿拉格齐称,他近日与联合国武器核查人员的讨论取得了进展,有望安排核查人员重返伊朗被炸毁的核设施。《卫报》提到,这是欧洲押后重启对伊制裁的先决条件之一。

阿拉格齐敦促英法德等欧洲国家改变主意,放弃在本月底恢复对伊制裁的计划。他警告,如果欧洲国家错失这个短暂的机会,将为中东地区以至更广阔的区域带来前所未有的破坏性后果。他还称,假如欧洲领袖认为,对伊强硬可以搏取特朗普重视欧洲在伊核问题上的角色,将是大错特错。

英国副首相韦雅兰因丑闻请辞,首相施纪贤随即改组内阁

英国副首相兼地区发展、房屋和社区大臣韦雅兰(Angela Rayner,台译:芮纳)因漏缴物业印花税丑闻,于9月5日宣布辞去内阁职务,同时辞任执政工党副党魁。首相施纪贤(Keir Starmer,台译:施凯尔)随即宣布改组内阁,涉及十多名阁员。

英国首相府公布了阁员变动名单。原任外交大臣林伟德(David Lammy,台译:拉米)升任副首相,兼任司法大臣。原任内政大臣顾绮慧(Yvette Cooper,台译:古柏)转任外交大臣。原任司法大臣马曼婷(Shabana Mahmood,台译:马穆德)接任内政大臣。韦雅兰留下的地区发展、房屋和社区大臣空缺,将由原任环境大臣李世勋(Steve Reed)接任。除了韦雅兰,原任下议院领袖鲍威尔(Lucy Powell)及原任苏格兰事务大臣麦彦安(Ian Murray)也会离开内阁。

路透社提到,韦雅兰是施纪贤政府中第八位,也是最高级别的离职阁员。目前民调显示,工党的支持度落后于极右翼英国改革党(Reform UK)。分析指,韦雅兰请辞将为施纪贤造成更大压力。

评论区 0

评论为会员专属功能。立即登入加入会员享受更多福利。
本文尚未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