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八张图解说“废青指数”调查报告:原来废青仍想做李嘉诚

三万参与者普遍自命“废青”,但却不废。他们希望改变却又承传了传统观念。他们还会视李嘉诚为目标吗?

八张图解说“废青指数”调查报告:原来废青仍想做李嘉诚
八张图解说“废青指数”调查报告:原来废青仍想做李嘉诚 。

“我只得84分,青春不再,但够‘废’。”香港中文大学地理与资源管理学系副教授姚松炎回答完“废青指数测试”的20条问题后,将其所得分数分享在他的Facebook上。

在社会眼中,“废青”泛指用来批评那群没楼没车没学位又不思进取的青年,是否果真如此?端传媒于8月24日起,一连五日推出“废青系列”专题报道,并在香港大学博士、美国加州大学博士后、北京中科院心理研究所访问研究学者邓艺协助下,设计了香港首个以“废青”为主题的“废青指数测试”,了解参与者的看法。

“测试”推出60多天,共收获超过45,000份答卷。经端数据实验室的筛选,截至10月22日晚上12时,共有31498个有效回答,为我们理解“废青”、理解时下青年提供了大量样本。样本量超过3万、最终得分亦符合钟形的自然分布,心理学研究员邓艺由是判断:“这说明‘测试’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可以为我们理解‘废青’提供客观的数据支持。”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 端传媒编辑部 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