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台湾深度台湾MeToo

乔瑟芬:台湾迟来的MeToo浪潮,民进党性骚事件何以成漩涡中心?

为什么长久以来,大家都“听说”过某些事,却无法让这些人付出代价?

2023年6月2日,民进党中央党部,民进党就性骚扰事件召开记者会。摄:唐佐欣/端传媒

2023年6月2日,民进党中央党部,民进党就性骚扰事件召开记者会。摄:唐佐欣/端传媒

乔瑟芬

刊登于 2023-06-08

#metoo#台湾metoo##metoo#性骚扰#民进党

(乔瑟芬,曾任职出版、媒体,现效力于文化创意产业,长期投入非政府组织,致力公民社会力发展。)

自5月31日,署名陈汘瑈的民进党前党工以一篇脸书文引爆此波MeToo运动以来,涉及亲绿、抗中阵营的性骚扰案,仍持续透过当事人的创伤书写在网路社群中曝光。这股风潮也召唤出来自艺文、影视、文学、社运、媒体等不同领域的创伤经验,伤者被已出面的陌生人鼓舞,有了说出口的勇气。短短一周,一篇又一篇血泪斑斑的自述,不敢求助、无法逃离、害怕对方权势地位或被进一步伤害、只好虚以委蛇的痛苦,是每个深藏多年的故事的共通点。

无独有偶,即使多数自诉都未直接点名加害人,然而立刻有其他受害者从相似的情节和时间,辨识出彼时的自己,既而在网路上相认,也有记者主动去比对相关线索,直接在新闻报导中进行揭露。事件爆开时,该领域几乎都不感意外,表示这些事件早已是“公开的秘密”。既是这么多人知情、甚至私下提醒身边女性“要小心”的事,为什么就是无法放到台面来说?为什么长久以来,大家都“听说”过某些事,却无法让这些人付出代价?台湾在制度面其实是相对完善的,为何还会一再发生让受害者求助无门的事件?

2022年9月1日,板桥,一名女子站在捷运站外。摄:陈焯𪸩/端传媒
2022年9月1日,板桥,一名女子站在捷运站外。摄:陈焯𪸩/端传媒

打破关于性暴力的各种迷思

性/别暴力是社会环境与个体互动下的产物,只是协助受害者是不够的,需要更多人认知哪些价值观导致错误的归因和权力的滥用。

在追问台湾亲绿阵营里的性暴力事件为何产生、又为何逐步累积为风暴前,还是有必要稍微说明跟性有关的暴力的性质。

首先,性/别暴力从来不是单纯的性欲问题,而在于权力与控制,透过剥削、宰制他人的身体与感受来强化、膨胀自我,甚至享受著受害方的屈服、不得不的迎合,满足其支配与控制的欲望。

自MeToo运动以来,包括台湾近期曝光案件,绝大部份的受害经验都佐证了此点。加害者并非真的“不懂人际距离”、“只是热情一点”,而是因为深知自身所处的权力位阶,对受害者是有恫吓力的,相信自己可以在不顾他人意愿的情况下,以言语或行为展现其宰制与掠夺的企图,有些加害人还会将之美化为“风流、勇于试探”。

性并不肮脏,有问题的也不是欲望,而是不顾他人意愿,甚至透过权力进行胁迫。

其次,性/别暴力得以一再发生,有著整个社会或该领域的圈层文化作为后盾,而非仅是个别加害者的问题。台湾除了同样受父权文化的深刻影响,也承继华人社会将性神秘化、羞耻化的传统,对受害者(特别是女性)形成更强大的规训,让受害人习于先自责,而整个社会氛围也倾向怀疑受害人“不检点”、“没保护好自己”。因此即便受害者能突破各种人情勒索和防堵的困境,诉诸法律与性平制度,往往也会因司法人员、调解人员或主管的相关意识不足,而再次受到伤害,令许多受害者踌躇。

再者,受害者的样貌不只一种,也没有完美的受害者。在这些创伤故事的留言里,经常可以看到各种质疑,例如当下为什么不离开、不反抗,加害者甚至会以“他每天/事后都跟我有说有笑,怎么可能是性骚扰/性侵呢”来逃避社会检视。

阅读全文,欢迎加入会员

华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报导和多元声音,了解更多

立即订阅

已经订阅?登入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端传媒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