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地方大选:民进党全线溃败,柯文哲惨胜,北市留下“选举无效”争议
本届地方大选堪称民进党2016年重返执政以来最大挫败。蓝营支持者则在“韩流”的激励下,从马英九政府失败的震荡中逐步回魂醒转过来
本届地方大选堪称民进党2016年重返执政以来最大挫败。蓝营支持者则在“韩流”的激励下,从马英九政府失败的震荡中逐步回魂醒转过来
一旦台湾民众习惯了这样的公投方式,台湾选民跟公投的交互作用将会大大的改变台湾的民主与政党政治生态。这可能是个坏消息,也可能是个好消息。
编按:2018大选数据专题由《端传媒》与台湾大学新闻研究所共同企划、制作。以简明、精致的图表,多面向解析2018台湾大选的特色及结果。本篇为第二篇,汇整公民投票所有重要信息。 为什么要发动公民投票?公投怎么投? 同性婚姻和性教育
台湾大选投票在即,五项地方公职,十张公投票;有政党对决、世代交替,更有社会价值之争。端传媒为读者整理八个热点议题,12个关键字,一次看懂这场选举的过去和未来
展望未来,无论是哪个党派执政,都需面对假新闻、保守公民社会或民粹主义,但想解决这些问题绝非在朝夕之间,可能需要两、三代人以上的心力与投资。
出身眷村的“北农卖菜郎”是他,殴打陈水扁的是他,呛过段宜康“去吃曲棍球”是他,选前切割国民党主席吴敦义“肥滋滋大母猪”言论的国民党候选人也是他。韩国瑜角逐高雄市长,却在全台爆红。这股“韩流”所为何来?
编按:2018大选数据专题由《端传媒》与台湾大学新闻研究所共同企划、制作。以简明、精致的图表,多面向解析2018台湾大选的特色及结果。本篇为系列一:参选人分析。 两党独大格局不变 台湾政坛长期由国民党、民进党两大政党主导,以最具代表性的直辖市、县市议员参选情况分析,对照前两届提名情况观察,政党提名人数国民党一直多于民进党,但三届以来两党提名总人数略微下滑。
这些连署资料不仅仅用于中选会统计数量,也直接代表了公投推动团体或政党的核心支持者,乃至可以动员的三十万潜在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