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台大地震-zh-hans
地震防灾,究竟是缺资源,还是缺整合?
行政机关不懂得寻找可用的技术以改善风险管理的模式,肇因于整个政府都缺乏风险的思维,没人把这项工作当成自己的责任,组织内也看不到明确的分工属于谁的责任。
评论| 许文泰:从“知识外溢”看立法院迁址台中之议
中央政府应否南迁?几位民进党政治人物提到“区域平衡”,但却从未清楚厘清:怎么定义和衡量区域平衡?如果没有一个操作型定义,怎么去谈国土规划或整体区域规划?
深潭:一位台南女诗人的震后笔记
随后艺文圈子也发起了大量的祈福活动,有人写诗哀悼,有油画义卖,有祈福茶会,有祝福剪纸,总之尽显艺术家的慈悲,但我却觉得自己冰冷沉重僵硬无法参与,面对网路上瞬间大量洗版的“天佑台湾!”、“天佑台南!”我无法轻易也将这四个字说出口。
图集:等待被主人认领的地震失物
台南大地震后十余天,最后一名遇难者被搜出,灾区亦大致清理完毕。搜救队在维冠金龙大楼清出了四百多件失物,放置在附近的活动中心。连日来,家属民众前来翻翻找找,家庭相薄、保单以至刮刮乐都陆陆续续被认领,然而当中一些,可能将会面临遥遥无期的等待。 地震后,民众至招领处试图寻找自己的东西。
评论| 解影:从集集到美浓──震灾牵连的政经脉络
五则随笔,我以九二一地震的历史经验为本,审视地震灾难的“人祸”本质、抢救与重建工作所可能遇到的瓶颈,以及天灾带给我们对于制度变革的思考。
评论| 张贤龢:国际救援,是否接受?
南台大震,不少国家都曾表达愿意派遣救援队来台协助,马总统却只责成行政院与地方政府“审慎评估”,引起网路上一阵挞伐,有网友呛声“人命关天,你还评估个X啊!”
影像:“终于找到你了!”震后小年夜的速度营救
灾区的小年夜。 二月六日,农历年廿八,还有两天便踏入猴年,台湾俗称这天为「小年夜」。凌晨约四时,高雄发生黎克特制6.4级地震,台南在地震中受灾最为严重。救援人员在震后赶到楼房倾斜的区域进行搜救,其中台南永康区永大路的维冠金龙大楼倒塌,大楼共有256名住户,及至二月七日凌晨,仍有人失踪,有待搜救。 震后不足24小时,大楼仍不时传出被埋人士的求救声。晚上11时半,救援人员凭一名女士的求救声音,在维冠金龙大楼一个单位的厨房位置,先救出一名被困男子,一轮努力后终在倒塌的木板下救出被埋的女伤者,她获救时连声向消防员道谢,消防员也感慨回应:「找了那么久,终于找到妳了!」随她一起逃出生天的还有一只小狗,它被救出时更咬了消防员一口。 台南塌楼现场入夜后气温降至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