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许宝强:从全球脉络看香港补选──直面新时代,告别旧检讨
如果泛民的大量失票,意味着愈来愈多的民主运动(潜在)支持者,不再关心立会议席的得失,甚至不再在意民主政制,那么把检讨的焦点投放于选举策略,以选战成败作衡量准则,是否有点错置?
如果泛民的大量失票,意味着愈来愈多的民主运动(潜在)支持者,不再关心立会议席的得失,甚至不再在意民主政制,那么把检讨的焦点投放于选举策略,以选战成败作衡量准则,是否有点错置?
今次败退是属于整个民主阵营的,而非个别候选人的失误。一个历史巨浪正冲击着全个民主派阵营而来,在这个情况下,如果只顾把眼光放在选举操作上的毛病,难免瞎子摸象。
97以来香港民主派首次在“单议席单票制”的地区直选补选中,落败于建制派;是姚松炎团队的失策,还是郑泳舜团队太强大?是个人的错误,还是整个民主阵营的困境?
“梁国雄议员,请你立即离开会议厅。”人们耳熟能详的广播语出成真。香港的标杆式反抗者长毛,终被DQ出议事13年的立法会,也随时移世易,在社会运动中渐渐边缘。他的身后,是香港反对运动近半世纪的历史。
被DQ四人中,只有他是循被喻为“小圈子”的功能组别进入议会的,他说过去200多天看到“专业议政”带来的突破,此刻的香港,不是悲哀,是震撼的“信息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