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狭隘、主流的废青论述,“废事理你”是一种回应策略,而重构意义则是另一种进路。
顶着骂声与自嘲,“废青”已经走入社会。他们热衷网络,喜欢创新,蔑视权威,到底他们会如何改变社会?
打游戏,看动漫,搞社运,做环保……这些年轻人是太“废”太无聊,还是主流价值观太单一?
表面看到的,不一定是真实。没人理解的,不一定是失败。4位“废青”用自己的生活重新定义“杰青”。
10年过去了,“废青”标签从1.0演变到5.0,究竟社会对这群年轻人是更加理解,还是更加误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