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代-zh-hans
/
仅限会员
评论| 从华语青春片的式微,谈Z世代想看到怎样的青春电影
什么是“青春片”?这是一个约定俗成却难以精确定义的说法。它既凝结了观众默契的联想,也涵盖了多样的形式与表达。准确地说,青春片是一种题材,一种关于希望、变革、痛苦与个体能动性的文化想象,而非严格意义上的工业类型。 在2010年代的华语影坛,一类脱胎于青春文学改编潮的电影,曾持续占据市场主流的目光。《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左耳》《匆匆那年》《同桌的你》等作品,以类型化的叙事与美学不断重演“国产青春”的叙述母题。这类青春片是成功将“青春”概念去政治化的市场表述,也深刻参与了一代人的青春文化建构。 但今天,这股热潮显然已经退却。青春片的式微是否意味着更大的危机?当电影不再是情感与记忆的共同承载体,
/
仅限会员
移民英国后,她们从职业女性变成全职妈妈
这篇报道是“专题记者成长计划”第二期的成果。2024年,端传媒推出“专题记者成长计划”,希望能够找到仍在尽力坚持华文报道的青年记者,为他们提供专业支持,共同维系深度报道的行业生态。在众多申请者中,我们最终选择了十位记者,进入三个专题组。为期半年的时间里,我们的编辑陪伴入选记者开启并完成深度报导的稿件,今天这篇报道来自香港报道组的孙乐欣。 “专题记者成长计划”第三期亦已开放申请。 “每天七点,起床,帮小朋友做早餐、装水壶、扎头发,八点多出门;回来酒店,我吃早餐,帮老公做早餐;十点,清理厨房,看看下午晚上吃什么,把肉拿出来解冻,
33岁的“社会民主主义者”胜出纽约市长初选,民主党可以告别老人政治吗?| Whatsnew
曼达尼是在乌干达出生的穆斯林,父母为印度裔,于 2018 年成为美国公民,还是饶舌歌手。他的旋风可以席卷全美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