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50年-zh-hans / 仅限会员 《再见中国》:港英时代首部政治禁片,曾在台湾白色恐怖中拍摄文革 拍摄文革中国青年逃亡到香港的《再见中国》,是首部港英禁片。审查背后的政治计算和官僚画地为牢,一直阴魂不散。 端传媒编辑部-zh-hans 10 年前
文革50年-zh-hans / 仅限会员 评论| 安徒:文革香江.梦魇中国 港版文革一直没有被严肃的反思和清理,创伤愈往深处埋,就愈发把文革引起的神秘恐慌放大,梦魇挥之不去。 端传媒编辑部-zh-hans 10 年前
文革50年-zh-hans / 仅限会员 “记忆”如何成为反抗?6部得来不易的文革纪录片 记住蒙难者、拒绝美化迫害他们的权力,而文革,只有苦大仇深的讲述方式吗? 端传媒编辑部-zh-hans 10 年前
文革50年-zh-hans / 仅限会员 在文学上,香港拒绝了文革,得到了什么? 与其他华文地区不同的思维,受外语影响的中文书写⋯⋯中港文化多年的隔阂,造就了今天香港文学各具个性的面貌。 端传媒编辑部-zh-hans 10 年前
文革50年-zh-hans / 仅限会员 文革八问(上):为什么发生,为什么蔓延,为什么失败 历史不只是“发生了什么”的知识,更是“为什么会发生”的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经充分反思,会在当下不断延续、回响。 端传媒编辑部-zh-hans 10 年前
文革50年-zh-hans / 仅限会员 文革八问(下):谁更暴力,谁的文革,谁要沉默 1996年以后,文革话题从简化与否定,变成了虚化与回避,“回避、不理、不想,就不存在了吗?历史是永远存在的”。 端传媒编辑部-zh-hans 10 年前
文革50年-zh-hans / 仅限会员 作家颜纯钩:在香港四十年,我把文革的鳞片逐一剥下 要在香港确立一个新的身份:香港人,不管是哪个国籍的寻常百姓,还是文化工作者,「反省文革」几乎是唯一途径。 端传媒编辑部-zh-hans 10 年前
文革50年-zh-hans / 仅限会员 五十年文革记忆,如何检视后文革时代的政治文化? 文革结束后的这四十年,中国社会剧烈变迁。人们回忆、观照、反思这段历史,真切折射出其所处的政治文化现实。 端传媒编辑部-zh-hans 10 年前
文革50年-zh-hans / 仅限会员 无法被删帖的文革真相:《人民日报》十年元旦头版解码 文革在今天被刻意回避,而历史上的《人民日报》却是官方留存的资料。疯狂、荒诞、斗争、阴谋都有迹可循。 端传媒编辑部-zh-hans 10 年前
文革50年-zh-hans / 仅限会员 评论| 徐贲:“文革道歉”必须先清除“文革基因” “文革基因”的残存,不仅让忏悔者仍然享受某种保护,还让他们不充分的忏悔暗中继续为“文革”辩解。 端传媒编辑部-zh-hans 10 年前
文革50年-zh-hans / 仅限会员 文化大革命,五十周年后的记忆战场 人们如何才配得上自己所经历的苦难?如何防止文革“借尸还魂”?除了彻底的反思和追问,没有更好的答案。 端传媒编辑部-zh-hans 10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