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50年-zh-hans / 仅限会员 “反文革第一人”刘文辉之弟刘文忠:我的一生,揹负着哥哥的灵魂在行走(下) 刘文忠在为哥哥写的书的自序中写到:他以死来证明‘毛政权下有义士’。刘文忠希望,哥哥的思想可以得到平反,哥哥的墓碑将来能树立在上海文化广场。 端传媒编辑部 9 年前
文革50年-zh-hans / 仅限会员 “反文革第一人”刘文辉之弟刘文忠:我的一生,揹负着哥哥的灵魂在行走(上) 55岁时刘文忠第一次读到《古拉格群岛》,泪流满面,哥哥刘文辉在文革十年中被残杀前后的种种从此缠绕不去,驱他拖著病腿,踏上追寻之路。 端传媒编辑部 9 年前
文革50年-zh-hans / 仅限会员 评论| 徐贲:文革后四十年间的“独裁者学习曲线” 后极权统治和消费主义结合,把人们引入一个“天鹅绒监狱”:这里有冰箱彩电汽车,安逸舒适,但是没有政治自由,没有真正的多元和差异。 端传媒编辑部 9 年前
文革50年-zh-hans / 仅限会员 评论| 文革囚禁中的精靈 在焦虑的时代里,我们总会听到许许多多的大论述。在那些论述里,历史是无用深究的教训,其作用仅在提醒我们不要重蹈覆辙,或是既劝且胁的呼吁我们要行动。 端传媒编辑部 9 年前
文革50年-zh-hans / 仅限会员 李振盛:我曾欢呼文革,直到它张开血盆大口 将两万张“反动”文革底片藏在地板下数十年的李振盛说自己是“一心一意”的,当造反派是,拍“坏”照片是,道歉是,反思是,不入党是,爱国也是。 端传媒编辑部 9 年前
文革50年-zh-hans / 仅限会员 评论| 文革第一个冬天的血色浪漫 人们都曾充当文革的社会基础,却少有人反省自己当时的所为和不为,更少崇敬和怀念在其中反抗和为此付出代价的人。 端传媒编辑部 9 年前
文革50年-zh-hans / 仅限会员 文革在香港中学怎么教?为什么这样教?中史教师告诉你 何以香港学生给人印象就是不谙历史?63年前的报告仍是今日文史教学的基础?本土思潮兴起与中史课程编排有哪些关系? 端传媒编辑部 9 年前
文革50年-zh-hans / 仅限会员 台湾报纸上的红卫兵:“妖风起处,红头苍蝇” 文革十年间,台湾舆论是如何报导的?失守大陆的国民党政府,在抓住机会攻击红色政权,还是真心为这场人祸痛心疾首? 端传媒编辑部 9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