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ing queer-zh-hans
评论| 梦珂:罗琳“恐跨”翻车?跨性别权利、“共同体验”与女性抵抗性身份
无论是站罗琳者还是踢爆罗琳者,这次罗琳事件所激起的讨论都是一件好事,因为关于跨性别者的政治权利和哲学讨论由来已久。
影像:庆同志婚姻生效,同运团体重返凯道办“同婚宴”
2019年5月25日,台湾伴侣权益推动联盟(伴侣盟)在总统府前、凯达格兰大道举办“2019凯道同婚宴”,席开160桌,估计超过1600人参与,现场同时有20对新人进行证婚仪式。现场众多同志举杯高喊“还我红包钱!”意指过去包给异性恋友人的婚礼红包,今日终有合法“回收”的可能性。 伴侣盟成立于2009年,2012年,提出“多元成家”三草案,当年提出的三草案包含同性婚姻、伴侣制度、家属制度及收养三制,在台湾社会引起广泛讨论,“多元成家”也成为近年台湾借指“同志恋情/婚姻/家庭”的代名词。
同婚合法日,回望1998:台湾同志二十年尊严之路
2019年5月24日是台湾同志婚姻法案生效首日,今后,爱上同性的台湾人都在法律上享有平等婚恋的权利。这条平权之路走得迢远,1998年无疑是其中的关键之年。
评论| 江河清:超越“亚洲第一”——同婚胜利之后,要继续做与说的同志平权
尽管这个描述是事实,但我认为要了解台湾婚姻平权运动,就不应该只是聚焦于同性婚姻合法化本身,仿佛台湾只是刚好追上西方国家的进步议程。
何伟:难民与小偷——一位埃及同志的出逃记
90年代,甚至没有合适的词汇来称呼同性恋者。Manu的伴侣因罪恶感太深,会将言行暴力发泄在他身上,“他们爱我也关心我,但内心深处的某种观念,又让他们恨我。”
台湾通过同婚专法,成亚洲首个同婚合法化国家
5月17日上午10时40分,台湾立法院议场与各大楼响起了开会催促铃声,铃声传遍各委员研究室,时间长达七分钟,提醒每一个立法委员前往议场参与表决。这原是台湾立法院每天常见的表决程序,但在17日,铃响这一刻备受各界瞩目。随着今日出席院会的90余名委员离开研究室、走向议场,台湾同志婚姻法案将于此时进行逐条讨论和表决。 同婚议题历经2017年的大法官解释、2018年公投后,行政院提出《司法院释字第748号解释施行法》草案,条文共27条,意图在各种势力之间取得平衡,让同志得以在5月24日有法律依据可以结婚,简称“行政院版本”法案。 行政院版本中,第2条规定“相同性别之二人,得为经营共同生活之目的,成立具有亲密性及排他性之永久结合关系。”而第4条规定“成立第二条关系应以书面为之,有二人以上证人之签名,
一个北京同志的80年,“是那种人,我就要过那种人的生活”
这辈子,他有过三个正经男友。因为喜欢男人,丢了老师的工作,被劳教数年。出来后,他形成了低头走道的习惯。他始终记得,母亲临终前,他想握住她的手,却被使劲甩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