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的香港中学文凭试(DSE)考生,历经跌宕的三年,终在7月20日迎来放榜日。2019年,他们在一片炽热的社会运动里开展高中生活。2020年,疫情席卷香港,他们在停课和复课之间,向人生其中一场最重要的考试冲刺。在学生废寝忘餐的同时,限聚氛围笼罩了城市,各种政治和新法整顿亦陆续上马。
社会的剧变如同散落的玻璃碎片,刺痛许多年轻人的日常生活。从疫情、防疫措施,到社会运动和政治环境转变,学生身处其中,无法独善其身。他们发现,自己对任何的事物再没有十足的把握。
“迂回曲折的三年。”考生梓琳说,“我由细到大都觉得,生命就是中学毕业、考DSE,读完大学再工作。现在发现不是的,人生有好多变化,可能下一秒就会走向另一处。”
在这一场DSE大考以外,年轻学生还得面对许多的考验。他们要怎样在疫情和隔离里,应对新的人际关系和学习模式?在新香港的训律下,他们怎样理解同龄人被囚禁、或是离开香港的现实?要怎样思索眼前路?

考试前,“执定走佬袋”
多年以来,DSE考期一般定在春季,年初是考生的最后冲刺期。今年,约有4.2万名日校生和5000多名自修生报考DSE。但在2022年2月,Omicron在香港爆发,考试安排亦遭受重大打击。当时,中六考生阿熹在手机收看疫情新闻,一天比一天害怕。
阿熹出身基层家庭,和家人住在公屋单位,他每天坐在双层床的上层,盘腿打开一张小桌子温习。年初,他在外面找到一间不错的付费自修室,但是,2月中疫情爆发,职员宣布自修室要暂时关门。
离开自修室时,阿熹和其他无助的考生打开了话匣子,很快便决定在工厂合租房间。他们不确定这样做会否违反防疫政策,但却觉得,“我们没有选择啊。”
然而,疫情愈趋紧张,延迟DSE的消息曾经传出,但教育局和考评局最终决定继续以4月为开考目标,取消一些科目,亦把考期由一个月压缩至三星期。当时,政府倾向不让确诊考生赴考,如最终取消考试,便以校内上学期成绩评估,换算文凭试分数。
对计划考上大学的香港考生而言,失去应试机会,几乎等同被取消参赛资格。阿熹愈来愈紧张,他要求自己时时刻刻都戴上口罩,吃饭前、乘车前后要消毒双手,电话掉到地上也要彻底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