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在垃圾年代重新走进一家书店:香港崩坏时的独立书店新浪潮

经历乱世,能量流转,如果一本书救一个人,那一间书店呢?

在垃圾年代重新走进一家书店:香港崩坏时的独立书店新浪潮
梅窝“瀞书窝”。

书店不好做这件事已说了很多年,不独香港,全世界亦如此。每有书店倒闭的消息传来,总令爱书人惋惜。然而过去两年,香港虽百业摧残,却意外迎来了独立书店的“春天”,多家独立书店在不同地点开业。

例如去年6月,“蜂鸟书屋”和“夕拾x闲社”分别在中环和观塘开张,9月和10月有深水埗“一拳书馆”和梅窝“瀞书窝”的接力,后来又有太子的“阅读时代”和元朗的“书少少”赶在2020年结束前开业。这波独立书店的热潮在2021年继续延伸,3月有炮台山的“Vhite Store”,4月有观塘的“纸本分格”和西贡的“神话书店”。经历了乱世,香港人怀着复杂的心情,也需要时间和空间去沉淀,而新冒出的独立书店是否正好可以回应这些需求?

元朗“书少少”:当老板写“我不卖书”

“书店这个空间本身就预你停留好久,不像以前可能不喜欢你打书钉。大家来到一起坐,一起看看书,谈得来就一起聊天,不是进来就要消费。”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 端传媒编辑部 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