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多面李登辉:他不是他的他,“台湾”亦不是台湾的台湾

前总统李登辉逝世,人们总说一个时代画下了句点。然而,在句点之前,故事究竟是以怎样的方式开展?从台湾原住民、日本作家到中国国民党员,每个人心中都藏着不同的李登辉与台湾故事。

多面李登辉:他不是他的他,“台湾”亦不是台湾的台湾
1995年10月10日,台北,台湾总统李登辉在统府外举行的第十届双十庆典上。摄:C.Y.YU/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via Getty Images

【编者按】7月30日晚间,台北荣民总医院召开记者会表示李登辉前总统因多重器官衰竭死亡。

于李登辉死讯发布后没多久,前总统马英九发布声明表示,“李前总统继经国先生解除戒严、开放组党后,进一步推动国会全面改选、总统直选,对台湾民主化有其贡献,值得国人肯定。”声明指出,虽然李前总统在卸任后,政治理念发生巨大转变,马前总统仍感念他对国家的付出,也相信历史将有公正客观评价。现任总统蔡英文则由总统府发布新闻稿指出,李前总统在台湾民主历程上的贡献无可取代,他的离世是国家的莫大损失。

生于台湾日本殖民时期,长于台湾战后经济发展时期,以“中国农村复兴联合委员会”菁英身分进入政坛,并在台湾风云变幻的90年代,领导国家走出“中华民国”的法统想像、熔铸“中华民国在台湾”与“新台湾人”认同,一生可谓一复杂的多面体,不可能以单一论述盖棺定之。

本文为特约撰稿人阿泼于早前作品,访问六位不同国籍、不同族群、不同职业的人们,其分别来自中华民国、日本、中华人民共和国,谈谈他们眼中的“李登辉”。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 端传媒编辑部 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