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评论| 许仁硕:未來的社会安全网,能否既接住精障者又接住普通人?

台湾在未来织出的那一张社会安全网,究竟是用来监视与隔离,还是陪伴与协助?

许仁硕:未來的社会安全网,能否既接住精障者又接住普通人?
2020年2月9日台湾十分车站,列车停靠在站台。

日前,因精神障碍在一审无罪,处以五年监护治疗的杀警案判决,在台湾社会上引发轩然大波。许多民众痛批法官与医师,质疑精神鉴定与监护治疗的效力。在汹涌民意之下,被告因缴不出保金而继续羁押,法务部则宣布将设立大规模的“司法精神病院”。

但比起大众反对把精障者“放出来”、要求“关进去”的焦虑,在学术与实务上长年呼吁的“社会安全网”,却相对不受青睐。“关进去”似乎在直觉上最安全,但这样的“安全”,究竟是谁的“安全”?

台湾强制住院的制度变迁与局限

目前法律上虽有“强制社区治疗”,但仅限于药物治疗与检验;而实际上对患者真正有效的治疗,则远超过强制服药或验血验尿的范围。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 端传媒编辑部 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