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So Long 大林宣彦:日本影史最超现实片刻就在他的镜头下

作为异类,他的风格从来无法被定义;他也总是不忘提醒:自己国家人民是加害者也是受害者,没有人是局外人。

So Long 大林宣彦:日本影史最超现实片刻就在他的镜头下
日本导演大林宣彦因肺癌病逝。图为2019年10月11日,小林信彦在东京工作室接受采访时举起手语`“我爱你”以强调这是他电影中的重要信息 。

4月11日凌晨,朋友捎来大林宣彦已于日本时间10日晚七时23分因肺癌病逝的消息。大林宣彦1938年出生于广岛县尾道市的医生家庭,从小就对放映机、胶卷产生浓厚兴趣,六岁就用8mm摄影机完成短片,十五岁在小津安二郎造访尾道拍摄《东京物语》现场实习,大学念到被退学索性返乡拍片。1960年代初期,他一方面拍广告谋生,一方面持续推出8mm及16mm独立短片,以实验性风格加上充满想像力的叙事及画面窜出名号。1977年,他完成将奇幻恐怖犯罪等多种类型混杂在一起的青春喜剧的《鬼怪屋》,此后的四十余年间,他总计陆续完成43部电影,第44号作品《海边的电影院》原订今年四月上映,却因武汉肺炎疫情严重而延档。

尾道是大林宣彦的家乡,更是他的创作起点,他不只曾以此为片名,在1963年完成8mm纪录短片《尾道》,1980年代的“尾道三部曲”包括《转校生》(1982)、《穿越时空的少女》(1983)和《寂寞的人》(1985)更是他导演生涯非常重要的作品。1990年代,他推出“新尾道三部曲”,分别是《两个人》(1991)、《明日》(1995)和《那年夏天》(1999)。台湾观众较熟悉的大林宣彦作品,除了讲述男女身体互换的《转校生》及改编自筒井康隆原作的《穿越时空的少女》,再往后有1980年代末期的《与异人们共处的夏天》(1988)及《北京的西瓜》(1989),1990年代末期由黑木瞳扮演1936年将情人绞杀后切除其性器的传奇女性阿部定的《感官新世界》(1998),则是少数有在台正式商映的大林宣彦作品。

日本影史最超现实片刻

这是日本影史上最超现实的片刻,大林宣彦拍出一部因六四天安门事件而影响原先拍摄,被迫改变表现形式,反倒更显独一无二、日后也无法复制的电影。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 端传媒编辑部 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