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如何让本土口罩自给自足?一次“台湾共同体”的强制与光荣总动员

长年实施市场经济制度的台湾,于三个月内,本土口罩平均日产量由188万片提升至1000万片,排名全球第二,并执行国民配给制。怎么做到的?

如何让本土口罩自给自足?一次“台湾共同体”的强制与光荣总动员
2020年3月16日台南一间口罩工厂正生产口罩。

2020年3月,“2019冠状病毒”疫情重灾区已由亚洲向欧洲扩散,全球民众都在高度紧张、焦虑的情绪之中,而口罩则成了全球疯抢的珍稀之物:面对未知的病毒,戴上口罩是少数可以增加安全感的方法。台湾的疫情也逐日增加,本土与境外感染的个案均有之。虽然在疫情一开始,台湾政府便祭出“口罩禁止出口”、配给制度的铁腕政策,但仍然难以完全安抚民众亟需口罩的心情。第一线负责贩卖口罩的药局,更成了所有冲突的最前线。

台湾本土/境外感染情形。
台湾本土/境外感染情形。

自从 2 月 6 日,台湾实施口罩实名制之后,每一天从工厂载货的邮局货车,会先将口罩载至邮政总局,接着再分送给全台湾各地健保特约药局和卫生所。接着,药局的药师与助理就要在日常工作之外,另外负责分装,再发放给来索取的民众。

2020年1月29日台湾,市民在药房内买口罩及防疫用品。
2020年1月29日台湾,市民在药房内买口罩及防疫用品。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 端传媒编辑部 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