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6月9日的大游行,到6月12日的占领行动,到6月16日人数更多的大游行,加上数之不尽的其他示威集会,香港反修订《逃犯条例》的坚持和热情,似乎比2003年有过之而无不及。今天的香港经济表现没有当年那般风声鹤唳,社会上依然有此强烈的反对声音,为甚么?那不是对香港政府高官不满那样简单,毕竟大家都知道就算换了别人,事情发展只有程度之别,本质上是不会有太大差异的。
不满,也许源自更深层的担忧,担忧香港的制度向中国内地愈走愈近、跟自由民主的距离愈来愈远,香港在国际独特的地位不保,优势逐渐消失。在政治阴霾的笼罩下,我们也听到独立关税区、《香港关系法》等陌生字眼,有关港元被冲击的传闻亦不时出现,鬼影幢幢,充满不确定性。
由始至终,从政治到经济,香港都处于被动,面对扰攘经年的中美贸易战,夹在中间的香港人可以做甚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