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评论| 曾国平:中美纷争下最大输家是香港

香港一直靠中间人的角色得以繁荣,如今却因这角色却成了两面不是人的负累。

曾国平:中美纷争下最大输家是香港
积极参与每次占领示威行动的,绝大部分都是年轻人,不愿再听天由命,在绝望中向权力作出激烈的抗议。

由6月9日的大游行,到6月12日的占领行动,到6月16日人数更多的大游行,加上数之不尽的其他示威集会,香港反修订《逃犯条例》的坚持和热情,似乎比2003年有过之而无不及。今天的香港经济表现没有当年那般风声鹤唳,社会上依然有此强烈的反对声音,为甚么?那不是对香港政府高官不满那样简单,毕竟大家都知道就算换了别人,事情发展只有程度之别,本质上是不会有太大差异的。

不满,也许源自更深层的担忧,担忧香港的制度向中国内地愈走愈近、跟自由民主的距离愈来愈远,香港在国际独特的地位不保,优势逐渐消失。在政治阴霾的笼罩下,我们也听到独立关税区、《香港关系法》等陌生字眼,有关港元被冲击的传闻亦不时出现,鬼影幢幢,充满不确定性。

由始至终,从政治到经济,香港都处于被动,面对扰攘经年的中美贸易战,夹在中间的香港人可以做甚么?

华为成了贸易战的“牺牲品”,除了国家安全考虑,其领先世界的5G技术同样重要。就算特朗普连任机会再高,贸易战也会以某种形式的协议达成和解,但科技上的争端却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平息的。
华为成了贸易战的“牺牲品”,除了国家安全考虑,其领先世界的5G技术同样重要。就算特朗普连任机会再高,贸易战也会以某种形式的协议达成和解,但科技上的争端却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平息的。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 端传媒编辑部 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