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思想的十字路口:刘慈欣小说的德国思想谱系

分析刘慈欣的思想内核,我们会发现,他的小说再现了德国思想19-20世纪的发展脉络,而我们对小说的争议,其实也是在重复上个世纪的知识分子,对德国思想的争议。

思想的十字路口:刘慈欣小说的德国思想谱系
刘慈欣,中国当代科幻作家,2015年凭《三体》获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奖,为亚洲首次获奖 。2017年凭《三体3:死神永生》获得轨迹奖最佳长篇科幻小说奖。

【编者按】有话想说吗?端传媒非收费频道“广场”的“读者来函”栏目欢迎各位读者投稿,写作形式、立场不拘,请来函community@theinitium.com,跟其他读者分享你最深度的思考。

《流浪地球》电影的大热以及对这部电影的评价又牵扯出了对刘慈欣小说的争议:有的人认为他的小说奇伟瑰丽,充满浪漫的情怀;有的人反对小说所推崇的的价值观:否认人性,推崇专制。可以说,关于刘慈欣小说讨论已经上升到了思想性的层面。

然而,当我们回过头来讲刘慈欣风格已经定型,对较为成熟的小说思想做一个整体性的审视,我们会发现,刘慈欣是一位优秀的作家,他的作品始终能以前后自洽的逻辑和严密的设定推理,表达他统一的思想内核。分析刘慈欣的思想内核,我们会发现,他的小说再现了德国思想19-20世纪的发展脉络,而我们对小说的争议,其实也是在重复上个世纪的知识分子,对德国思想的争议。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 端传媒编辑部 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