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的这一头还亮著一盏灯
四十岁后还挺著一支笔
已经,这是最后的武器
即使围我三重
围我在墨黑无光的核心
缴械,那绝不可能
——余光中〈守夜人〉
诗人余光中于12月14日病逝于高雄医学大学附设医院,享寿89岁。作为他的长期读者,我宁愿相信余先生是到天堂去,与永恒拔河了。他是继李永平、郑清文后,又一位在今年秋冬之际离世的重要作家。
2015年7月19日,在吉隆坡会展中心,我曾受邀主持余光中“美感经验之转化——灵感从何而来”的专题演讲。这是他荣获第13届“花踪世界华文文学奖”后的活动,也是我最后一次跟他的近距离接触。“花踪”是由马来西亚媒体《星州日报》主持的两年一度的文学大奖,用来肯定优秀华文文学创作者的卓越成就,王安忆、陈映真、西西、杨牧等皆曾获此殊荣。当时87岁的余光中语多幽默,听众反应热烈,让原本预定一小时结束的演讲,延长为两小时的活动。会后我还在脸书上开玩笑说:“老先生”果然功夫了得,魅力惊人。随著诗人逝世,精彩的演讲已不可能重现;但此刻或许是让读者再次阅读、重新定位余光中文学成绩的最好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