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英雄救猫咪,电影才好卖?你爱上过这些经典猫主角吗?

养猫的快感在电影里怎样呈现?猫在电影之中的疗愈作用会对电影本身有怎样的影响?猫竟然从符号慢慢变成了角色。

英雄救猫咪,电影才好卖?你爱上过这些经典猫主角吗?
“猫咪来我家”电影剧照。

一般对好莱坞电影工业有所了解,该对“救猫咪”这行话不陌生。打从好莱坞剧本上师 Blake Snyder(1957-2009)将业界打滚多年的经验谈化为《先让英雄救猫咪:你这辈子唯一需要的电影编剧指南》(Save the Cat: The Last Book on Screenwriting That You’ll Ever Need, 2006)以来,这本书年年列入影剧学院必读编剧教科书,整理出好的商业剧本该有的架构与要素,也被怀抱成名梦想的门徒们奉为圭臬。尽管论者批伐其造就一部又一部起承转合、人物成长、情感交流更可预期、毫无惊喜的公式化电影,已辞世的上师传下之“救猫咪”学派继续发展壮大,辟出教学文本、编修软体 app、工作坊、线上分享等各种辅助支援一应齐全的作业系统;该体系开发总监 José Silerio 方于七月底受邀访台,参与“编剧解密”工作坊。

“救猫咪”一词,源出《异形》(Alien, Ridley Scott, 1979)女主角于太空舱状况百出、疲于奔命之时,仍不忘救出困在舱内的小猫。Snyder 指出这个细节是观众对主人公产生情感认同的重要时刻,对塑造主角形象有决定性影响,特别是带有负面特质的主人公:譬如迪士尼动画的阿拉丁,将面包分给饥饿的孩童,并保护他们不受权贵欺凌—这显示他看似游手好闲、行窃哄骗,却有颗善良的心。这亦显露“救猫咪”只是比喻,无须刻意弄只猫咪来拯救—不过有双水汪汪的大眼睛看著银幕,伸出镶嵌饱满肉球的毛茸茸脚爪,发出银铃般悦耳或哀怜的喵喵声,总是很能打动人心—于是把“救猫咪”当真的电影,似乎愈来愈多了。

《猫咪来我家》电影剧照。
《猫咪来我家》电影剧照。

救猫也是救自己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 端传媒编辑部 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