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五岁的小威(化名)在服用利他能(Ritalin)。他的朋友说他总是不自觉的干呕,不过小威倒不觉得有那么严重,顶多是抽烟时比较容易想吐。他自己感觉用药后比较大的副作用是焦虑,有时为了缓解狂暴的焦虑感,只能猛灌酒。
这是高中时补习班的老师推荐过的药,老师称他“聪明药”——吃了以后读书可以很专心,老师还说:“美国很多名校的学生都有在服用。”回家后,小威找妈妈陪着他去看医生,想要试试看拿到这种“聪明药”,“我妈那时虽然担心要吃了会有副作用,但还是陪我去了。”
吞几颗药,竟精神百倍
回想当时的诊疗过程,小威说医生没有给他做心理衡鉴的测验,主要是听他陈述自身状况,最后诊断为“注意力不集中过动症”(ADHD),“不过那时医生还满谨慎的,跟我说药物通常是年纪比较小的孩子在吃的,但如果我有需要,就先开一天一颗的剂量给我,他也提醒会有副作用。”虽然药拿到手了,但小威的母亲担心副作用,和小威讨论后,还是决定不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