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两个七年级生的非典型清明节

二十世纪的东亚海域,时则自由来去,时则受战争封锁,留下许多定位暧昧不明的移民,待后人将他们的故事重新诉说。

只要时间许可,清明节这一天,陈亭逸都会跟着家人到基隆的山上,给亲生外婆上香。这条祭祖之路不算好走,得先穿过弯弯曲曲略显陡峭的小巷弄,最狭窄处几乎难以双向会车,还好这天上山的车辆不多,没有太考验驾驶的开车技术。

位于半山腰的目的地,平日紧闭的铁门已经打开,握有钥匙的管理人蒋志龙还没离开,来这上香不知道上了多少年,这是她们一家子第一次见到蒋志龙本人。

陈亭逸的亲生外婆走得非常早,早到她当年仍然童稚的母亲也没什么印象。母女俩多年以来有个问题一直藏在心底,明明亲生外婆是温州人,为什么在台湾过世后,骨灰会被放到“一江山烈士纪念祠”来?与亲生外婆作伴的骨灰坛有数百个,她们揣想,应该就是一江山战役的烈士英灵吧。由于许多灵位没有子孙奉祀,每逢清明节,陈亭逸一家人只要有来此上香,总会多带几把线香,补齐所见空缺。离开时,祠堂里每一座小香炉,至少都会插着一柱香,不让任何灵魂感觉冷清孤寂。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 端传媒编辑部 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