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中产家庭美国人,可能穿着东南亚制造的衬衫,用中国制造的iPhone,每天吃一个墨西哥产的牛油果,出行驾驶由十个国家生产的零件组装成的日系轿车,偶尔尝试用别国语言跟他的新移民同事打招呼,投资组合里配置了20%的国际股票——如果你在一年半前采访,他可能会同意全球自由市场对美国利大于弊。但如果今天你再问他相同问题,他很可能对全球化的益处有所保留。
里根-撒切尔时代至今三十余年,新自由主义和全球化一路高歌猛进,全球经济高速增长,国际贸易比重日益上升,民主政治和自由市场的联姻日渐牢固,历史被认为走到尽头。

然而在过去短短一年半内,历史轮回似乎又开始转动。英国在反移民和反欧盟情绪影响下公投决定退出欧盟。在欧盟内部,主张排外主义的右翼政党不仅在数个外围国家成为主流,也在核心国家不断扩大影响力。以反自由贸易和“美国优先”为核心立场的特朗普,一举拿下了崇尚自由市场的共和党提名,并在大选中惊人地逆转数个往届倾向民主党的“锈带”(rust belt)州,成功入主白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