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评论| 包淳亮:告别棋子,杜特地与洪秀柱的抉择

在这个快速转变的时代,美国愈来愈可能“和台湾说再见”的时代,政治家承担著审时度势的更大责任。

台湾不是一个小地方;无论从人口、土地,特别是经济规模而言,台湾都堪称中等国家,排名就算不是世界前列,也是中段班以上。许多人因此说,台湾没有被承认为国家,是一个天大的不公。抱持这种情绪的台湾人,大概对11月初国民党主席洪秀柱藉“两岸和平发展论坛”拜会习近平,不免嗤之以鼻,觉得是去“叩头”。

情绪决定了个人的观察角度。例如,台湾卡在这个不被承认的现状,是因为世界第一强国美国,与从许多角度来说已经是世界第一大国,并可能将成为世界第一强国的中国之间,由于国共内战、“自由世界”与“共产世界”的冷战,乃至于纯粹的地缘政治冲突而产生的碰撞,以及在美苏中三角关系的盘算中,拉中抗苏的美国利益需求,所得到的妥协。既然牵扯到两个世界最强大的国家,台湾的国际地位,自然很难由自己说了算。

冷战结束后,由于拉中抗苏的利益消失,美国对台湾的外交待遇缓慢提高的;李登辉总统与陈水扁总统上任初期,台湾在国际社会上相对自在。当时纵然曾发生台海飞弹危机,但事实上大陆不具备侵台能力,施洋萨沙等大陆军事观察家也在廿年后回顾此事,指出大陆当时“做不到就是做不到”。但是911事件后,小布希政府将美国的庞大力量对准了伊斯兰恐怖主义,让中国有机会快速崛起,陈水扁的中华民国政府也重新被美国所冷待。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 端传媒编辑部 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