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4日,欧盟执委会宣布,将就中国以及俄罗斯出口到欧盟的钢材,以倾销的罪名征收惩罚性关税。该税项不但将维持未来五年,而且更会是欧盟史上首次将反倾销税追溯到去年年底。中国和欧盟之间长久以来的贸易纠纷,似乎已经触动到欧盟的底线。
中国依靠大量出口消耗过剩产能,因此遭到有关倾销的抗议绝非鲜见,但是对于欧盟来说,中国制造的廉宜货品却在政治上有更大的连锁效应:来自中国的廉价产品──比如钢铁──不单止直接影响到欧洲工人的生计,更暴露及间接加深了欧盟结构性的经济和政治失调。
欧盟是世界第二大钢铁产地,而中国的廉价出口却令到欧盟成员国,尤其是尚未走出欧债危机衰退的南欧国家,它们的工人阶级腹背受敌。其次,在南欧居高不下的失业率以及欧盟不稳定的经济状况下,北强南弱的欧盟要消化产业链全球化对南欧成员国的工业冲击,所需要的政治成本更显高昂,这亦令欧元区整体经济管治更为困难。欧盟在7月底为了顾及政治压力,无可奈何地摒弃了公平的原则,不处分在财政赤字上违反欧元区规定的两个南欧国家:葡萄牙和西班牙,便是这结构性失调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