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件的力量源于蕴含其中的记忆,起伏思潮混合想象力与回忆,毋庸置疑,赋予物件力量。……尽管没有太多实质推论,但我仍然全心全意地相信,这种情感并非专属于我,参观过我的博物馆的游客细看物件,经过漫长的岁月,最终亦会明白。”——帕慕克 Orhan Pamuk ,《纯真博物馆》

他戴了一顶军绿色的帽子,皮肤是健康的小麦色。画着埃及眼线,戴了副框架眼镜。从来都对画埃及眼线的男生有好感,比如 Johnny Depp 或年轻时的 Ewan McGregor。这位名叫原田透(Toru Harada)的艺术家1980年生于日本宫崎,如今生活和工作在有上海后花园之称的朱家角,以及日本福冈。从九州产业大学艺术学院雕塑系毕业后,因爸爸的生意在杭州而来到中国,一待就是11年。
位于香港上环的狮语画廊7月末开幕的“转角世界:原田透与烟囱双人展”,呈现了一批原田的装置作品,大部分都是挂在墙上的可辨认的肖像。说是肖像,其实是用各种废料拼贴起来、有着可辩五官的壁挂雕塑。乍一看,会让人联想起朱塞佩·阿尔钦博托(Giuseppe Arcimboldo)著名的肖像画,这位16世纪意大利画家长于用精细的手法描绘由蔬果、植被、花卉、动物所组成的人像,例如上百种不同的鸟类(“四元素”系列之《空气》)或各类昆虫与枯枝(“四季”系列之《冬》)拼凑出的人像。从萨尔瓦多·达利到马修·巴尼乃至广告创意界都仍从其创作汲取灵感。再仔细看,这些圆形机械零件眼睛、扭曲的易拉罐眼框、不规则几何形状塑料碎片或捡来的枯枝鼻子、脏兮兮的旧拖把布胡须、歪歪扭扭的小号头嘴巴,都散发着浓浓的蒂姆·波顿式哥特气息:这些乖张、略带恐怖而又惹人怜爱的怪兽面孔,以空洞的眼神直视着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