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为什么“听”可以成为一种艺术?

这次听在声音艺术节展现的八位艺术家的作品,倒不是关乎声音如何作为一种艺术,而更多在于,身处世间,我们如何去听,继而,如何去看,去思考,去生活。

为什么“听”可以成为一种艺术?

“这是一件美丽的雕塑,全手工制作,”策展人胡可敏( Helen Homan )指着展厅里一个徐徐转动着的木制物件说。

胡可敏所指的是香港艺术家许方华的作品《Vexations》。“ Vexations ” 这个名字是法国作曲家 Erik Satie 写于 1893 年的同名曲目,作曲家对它的演奏指导是:要将这首曲子连续演奏 840 次,你最好事先准备,把自己陷入最深的沉默与静止之中。( In order to play the theme 840 times in succession, it would be advisable to prepare oneself beforehand, and in the deepest silence, by serious immobilities. )这件作品不妨视为许方华对这一演奏方式的探索,以手制这件演奏器具过程中,劳动的专注,再加上木头这一物料本身的沉默,回应着作曲家的要求。

虽然胡可敏以“雕塑”这个词来介绍这件作品(也在其后的介绍里,频频使用这个词),但我们并不是身处一个雕塑展。胡可敏与日本声音艺术家恩田晃是“听在”声音艺术节 2015( Around sound art festival 2015 )的策展人,而尽管这是该艺术节第五次在香港登场,两位策展人仍然希望借展览提问:在艺术实践上,或当代艺术的语境下,什么是“声音艺术”?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 端传媒编辑部 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