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是一件需要精神高度集中的工作。而无论你做什么事,也无论你精神多么集中﹐总会有松懈的时刻﹐至少会有松懈的瞬间﹐而这瞬间就足以铸成大错或小错。因此﹐失误是不可避免的。
如同杰出的原创作家和伟大的原创作品,一位杰出的翻译家之所以杰出﹐并不是因为他或她无可挑剔﹐一部伟大的翻译作品之所以伟大﹐也不是因为它没有瑕疵。但批评者往往拿他们或它们来开刀﹐而指摘的理由﹐或指摘背后的理由﹐又往往是因为他们杰出或它们伟大﹐所以不能有失误。同时﹐通过批评名家名译﹐批评者似乎获得一种优越感﹐甚至给人一种其外语水平和母语表达力比名家还好的错觉。事实上﹐在别人的译文﹐尤其是在优秀译文的基础上找出失误﹐是最容易的事﹐大学生也可以做到﹐尽管让批评者拿一本难度相当的原著来译半页或一段﹐可能就会捉襟见肘﹐或错漏百出。
指出错误﹐就涉及到翻译的评价尺度。首先是犯错率﹐而这首先又涉及到译者的理解力﹐其次是表达力﹐但关键在于理解力。一般来说﹐名家名译犯错率极低﹐而其犯错往往不在理解力﹐也不在表达力。而这也很简单﹐如果在理解力和表达力不高﹐就成不了名家名译了。表达力若有问题﹐也不属犯错范畴﹐而属商榷范围,尤其是表达力涉及不同的翻译审美倾向。此外,即使最杰出的作家﹐表达力也会有薄弱之处﹐何况是翻译。有时恰恰是翻译家从作家的作品中找到瑕疵并予以纠正﹐例如德国作家格拉斯就曾表示过﹐他常常因为译者提出疑问﹐才发现自己作品中有些句子表达不清楚或自相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