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电车路黑夜之旅

电车于我并不是什么集体回忆,它更像我的 Limousine,奢侈在于无穷的想像及驾驭力。

电车路黑夜之旅
“七十年代的香港,像《阿飞正传》中的刘德华、张曼玉沿于电车路漫步海傍边是平常事;两行平衡而固定的轨迹、衬托出地下积水反光的霓虹,总令人带着几分的安心及浪漫。我为什么会喜欢上这场戏?因现实中的我,在初中时跟小女友每晚都上演一次!”──瞿文礼

编者按:世界发生了什么?有人摸黑斩树,有人行路赛风。我们特开“香港故事,慢慢讲”,系列刊出。不想通过集体记忆来刻意煽情,我们只是回望分岔的、断裂的、有温度的记忆,用慢的速度讲那些慢的故事。这些故事里,你我相遇。

“七十年代的香港,像《阿飞正传》中的刘德华、张曼玉沿于电车路漫步海傍边是平常事;两行平衡而固定的轨迹、衬托出地下积水反光的霓虹,总令人带着几分的安心及浪漫。我为什么会喜欢上这场戏?因现实中的我,在初中时跟小女友每晚都上演一次!”──瞿文礼
“七十年代的香港,像《阿飞正传》中的刘德华、张曼玉沿于电车路漫步海傍边是平常事;两行平衡而固定的轨迹、衬托出地下积水反光的霓虹,总令人带着几分的安心及浪漫。我为什么会喜欢上这场戏?因现实中的我,在初中时跟小女友每晚都上演一次!”──瞿文礼

在我的年代,自由的定义是这样的。

溜出街漫无目的四处溜达,身无分文却无人用追魂电话催促回家,用的是号称“11号巴士”的双腿,由鲗鱼涌行经筲箕湾东大街喝支汽水便礼成一夜的鲗鱼涌黑夜之旅。记得那时东大街还是一条短短的“掘头巷”,胆小者都不敢轻易行进去,怕的不是孤魂野鬼,而是三山五岳的“飞仔”(那时并未出现什么古惑仔,黑社会的称号)。

本刊载内容版权为 端传媒编辑部 或相关单位所有,未经端传媒编辑部授权,请勿转载或复制,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