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額虧損加大幅裁員,紙媒寒冬《衞報》也挺不過去了?廣場

巨額虧損加大幅裁員,紙媒寒冬《衞報》也挺不過去了?

六個月燒掉4800萬英鎊,一個夏天的大幅裁員,英國三大報之一的《衞報》如何面對紙媒寒冬。

光明不是由黑暗定義的

許多個深夜,編輯稿件的時候,我會聽到自己內心的憤怒與糾結,新聞價值與現實壓力的較量和權衡。用更廣闊的視野,冷靜看待和記錄中國,是我們面對黑洞的責任。

讀者來函:回到魂牽夢境的故鄉,我卻只想逃離

一年360天裏,我和農村的家人生活在不同的平行宇宙中,春節時短暫地重逢後再次離開,不管怎樣,我都開心不起來。

讀者來函:盛世吞沒的螻蟻

那些人還在等待,那些人還在抗議,那些人一直是蝼蟻。

作者手記:探索文革的時間旅行

即使在後文革時代,在這片大地上出生的每一個人,仍然和文革血脈相連。

三年起死回生,貝佐斯究竟對華盛頓郵報做了什麼?

數字化目標,產品型定位,互聯網思維......老牌媒體的起死回生,需要幾個步驟?

讀者來函:《夾邊溝祭事》,在重現過去裏爭奪未來

反右運動已過去六十年,向極權政治下的血案要求清算,尋求轉型正義,還待何時?

記者手記:無知是這場獵殺的入場券

失序是人在瘋狂的社會中掙扎的軌跡,可惜這樣的掙扎不容易被理解。

Your Opinion:没票投,旁觀特首選舉是怎樣的體驗?

小圈子選舉下,民意還有什麼可能?民眾仍然心存希望,還是深感無力?有人說,「勝算不由我們的努力而有改善」。

Your Opinion:親歷校園暴力,「一輩子都不會忘記」

在沉默的深淵裏,我們真的對校園暴力一無所知嗎?「不是,加害者知道,旁觀者也知道。」

林榮基來信:久違了台灣,向台灣朋友們致謝

見微知著,僅僅這麼一件小事,我見到台灣人顧己及人的表現,並不是懸浮空中的虛假。

給K的回信:世界的異鄉人

與周遭世界格格不入時,不如做個雲遊四方的異鄉人,然後發現自己並不孤單。

讀者來函:人們到底討厭欣宜什麼?回應譚蕙芸

生活上,富二代已經稱霸,為什麼連明星我們都要看星二代?

讀者來函:一個大陸年輕人的台灣記憶

從課本裏「祖國的寶島」,到《藍色大門》,再到美麗島事件,做為大陸人的我,一點點補充著對台灣的記憶。

記者手記:關於「土」、夢想、還有人類

十五年前,一個業餘棋士想跟世界冠軍下棋的夢想,十五年後,變成人類跨向未來的一步。

讀者來函:沒有選票的時候,我們就只能圍觀嗎?

這個世界的大部分地方正慢慢用一種類似的的邏輯、判斷標準、思考方式行事,我們卻還在用老一套的方式互相拒絕。

路透研究所:歐洲的事實核查是如何興起的?

怎麼定位,怎麼發展,怎麼操作,都是學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