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花學運十週年不重磅記者自留地台灣深度

無力、不信任:記一位十年前不在太陽花現場的人

「我們同溫層的邏輯太過平整,很難去框架到像小陳這樣的人。」

2024年3月18日,台北,太陽花學運10週年晚會。攝:陳焯煇/端傳媒

2024年3月18日,台北,太陽花學運10週年晚會。攝:陳焯煇/端傳媒

端傳媒記者 許伯崧 發自台北

刊登於 2024-04-06

#太陽花十週年#太陽花運動十週年晚會#318學運#太陽花學運

【編者按】「不重磅記者自留地」是端傳媒新開設的專欄,由來自不同地區的記者輪值書寫。這些故事也許並不重磅、也非必要,卻是記者生涯中,讓我們心癢難耐、不吐不快的片刻。我是本次值班的記者許伯崧,這篇自留地,來自我參加太陽花學運十週年晚會的經歷。

十週年晚會

台灣太陽花學運十週年的當晚,我雖然並未安排採訪工作,但還是來到十週年的晚會現場。雖然遲了些,還是趕在學運總指揮林飛帆上台前抵達。從捷運出口到立法院一帶,依序路過以中國城市命名的鎮江街、青島東路、中山南路、濟南路,這些街道,在十年前湧入了成千上萬反對兩岸服貿協議的群眾。不管是出自直接的「反中」情緒、或是對黑箱程序毀壞台灣民主憲政的不滿,又或是新自由主義下的反自由貿易主張,集結成千上萬抗議群眾的場景,卻是由來自中國的城市地名所構築,站在「中國城市」反對中國。我一邊前進,一邊沒來由地這麼想著。

這些年來,我總是從捷運二號出口出來,先是經過氣派的飯店,還得留意要轉入的高級華車,接著左轉鎮江街後便可以看到議場的建築物。此行單純地以一般人的心情前來繞繞,不抱任何預期向會場踏進,街道旁明顯感受增多的戒備警力。

從吵嚷發散的聲響到逐漸清晰的演講,濟南路從一個普通不過的街道逐漸明亮起來,向前踏進一步,視線再亮起一個刻度。在這條黑幕降沉的街道,太陽花十週年晚會的鮮黃色舞台背板,像是黑暗中的安康魚,打著微光亮起這一片魆黑大海,我像是好奇的海底生物,緩緩地向光點游去。

在這一片平和的氣氛中,我試圖從腦中的碎片找出當年直播現場的殘像——十年前,這裡熱氣蒸騰,一股蓄積而來的不滿情緒,化成一陣暴雨傾瀉在這座盆地。十年後,這裡散晃著數百名群眾,一旁的 NGOs 照例出來擺攤,偶有舞台上激昂的演說晃動了黑夜。想起台灣經典電影《女朋友・男朋友》中的台詞:「你先睡,睡一覺起來,台灣就不一樣了。」 台灣也許不一樣了,也有可能一夜之間又回到十年前,一切又回復初始。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