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物深度

今天讀齊邦媛:歷史不由權力定義,以文學超越政治結界

「這樣一個人的巨流河,從單一官方敘事裡,鬆動、復活了歷史。我們都是歷史的一部分,不能被任何權力自上而下定義。」

知名學者、作家齊邦媛。圖:網上圖片

知名學者、作家齊邦媛。圖:網上圖片

特約撰稿人 黃潤宇

刊登於 2024-04-04

#巨流河#齊邦媛#兩岸#台灣文學#抗戰

2024年3月28日凌晨,齊邦媛在台逝世,享壽100歲。作為重量級作家、學者,齊邦媛的辭世引發華文各界追思,台灣作家袁瓊瓊、楊渡、林淇瀁(向陽)、媒體人董成瑜等都在社群平台以文追悼。作家楊照述說齊邦媛對自己的影響,感慨「一直到政治解嚴,一直到倖存者如齊邦媛,鼓氣也無不賭氣地終於寫出自己的、家族的記憶。」現任台灣總統蔡英文也在專文寫道:「謝謝齊邦媛老師,將台灣文學的湛藍與靜美,帶到世界,她也永遠是台灣文學長河中的粼粼波光。」

而齊邦媛在中國大陸也深具影響,不少讀者於今感懷她的文字力量,微信公眾號「玖奌雜貨鋪」直言:「人們悼念齊邦媛,是在悼念一個有骨氣的靈魂;人們閱讀《巨流河》,是在懷念那一代有骨氣的知識分子。」

1924年出生於遼寧省鐵嶺縣的齊邦媛,在戰火中國成長,前半生可謂顛沛流離。抗日戰爭開始,13歲的她隨家人遷到漢口,又流亡至貴州;後入武漢大學,師從朱光潛。1947年收到國立台灣大學的聘書,「當時原以為是一個可以繼續讀書的工作,因在海外而添了些許魅力。兩年後,風雲變色。」在80歲寫下回憶錄《巨流河》,齊邦媛用簡練語言說盡生命中的關鍵轉折。來台後,她一直從事外文教育,以教學、編纂、著述,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知識人。

在被戰爭及其遺緒割裂的華語世界,為何齊邦媛的文字能超越政治結界、讓不同國別不同立場的讀者都為之動容?戰後流徙的日子已過去那麼久,如今我們能從《巨流河》中讀到什麼?我們訪問了不同地域的學者、作家、媒體人,從他們各自的回憶與閱讀中,再拼湊出齊邦媛與她身後的漫長時空。

「《巨流河》一次又一次提醒我們,歷史並不是由權力築成的封閉城牆,而是普通人經驗匯成的流動大河。這是在今天和未來不斷重讀的意義吧。當權力再一次試圖修築城牆,每一個普通人的經驗,都能夠打開缺口,讓歷史再次流動如初。」張潔平

知名學者、作家齊邦媛。圖:網上圖片
知名學者、作家齊邦媛。圖:網上圖片

齊邦媛:畢業於武漢大學外文系,師從朱光潛,吳宓。1947年赴台,受聘為台灣大學外文系助教。1969年,創辦中興大學外文系並任系主任。1972-1977年,任職台灣國立編譯館,推動國民中學國文教科書改革,剔除政治色彩濃厚的文章,加入楊逵、黃春明、楊喚等台灣作家作品。1977-1988年專任台大外文系教授。70年代起致力於將臺灣文學英譯推介到西方世界,被譽為「台灣文學的知音」。1998年公開呼籲「國家文學館」必須獨自設館,給文學一個「家」,引起媒體與政府的關注。2009年出版自傳《巨流河》,在中文世界引發廣大迴響。

教外文系的人

「台灣文學是什麼?它一直是個有爭論的名字。爭者論者全出於政治目標,有時喧鬧,有時噤聲,全靠當時局勢。他們當時不知道,文學和玫瑰一樣,它的本質不因名字而改變。」——《巨流河》第十章 〈台灣、文學、我們〉

林文月是自己筆下「讀中文系的人」,而齊邦媛則是「教外文系的人」。1947年來台時,她的第一份工作是在台灣大學外文系任助教。其後亦在不同學院教授美國文學、外文翻譯;60年代後期又短暫赴美教書、進修,兩年後返台接續外文教育工作,直至1988年榮休。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