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Whatsnew

陳茂波與曾俊華隔空駁火背後,香港公共財政的變與不變|Whatsnew

「積極不干預政策」已成歷史, 「有為政府」與「高效市場」早已是港府的理念

2024年2月28日,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在立法會發表本屆任內第二份財政預算案。攝:Ryan Lai/端傳媒

2024年2月28日,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在立法會發表本屆任內第二份財政預算案。攝:Ryan Lai/端傳媒

特約撰稿人 洛松齊

刊登於 2024-03-05

#財政預算案#預算案#香港財政#香港樓市#香港經濟

3月4日,香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在出席一檔電台節目時表示,預計經營帳戶及綜合帳戶將分別在2年及3年後恢復收支平衡,「不需要擔心政府出現結構性財赤」,又重申發債不會用作支付政府經常性開支。

陳茂波還批評「2007至2016年這段期間樓價上升了兩倍,因為當時停止造地、基建投入不足、土地供應不足,看到樓價升只能『呆望』」。

陳茂波的言論是在反駁前財政司司長曾俊華的批評。

3月3日,曾俊華在其個人臉書貼文表示:「我諗我同好多朋友一樣,睇完最新一份財政預算案,最令大家憂慮嘅,就係香港將要借貸度日。」(我想我和好多朋友一樣,看完最新一份財政預算案,最令大家憂慮的,就是香港就要借貸度日。)

曾俊華指,歷任財政司長任內都想盡增加政府收入的方法,但全部都不容易實行。他又指,香港只是一個地方特區,如果與其他國家相比不太適合。他認為如果發債,是用作大型基建投資項目,等待落成後有長期經濟回報,則做法並無問題。但若連年發債,用以支付日常開支,導致「債冚債」(債上加債),將令庫房空虛,影響香港信用評級,各項公共服務「大縮水」,其後果將由下一代承受。

2016年2月24日,香港財政司司長曾俊華宣讀財政預算案。攝:盧翊銘/端傳媒
2016年2月24日,香港財政司司長曾俊華宣讀財政預算案。攝:盧翊銘/端傳媒

自1960年代年香港財政司郭伯偉(John Cowperthwaite)提出「不干預政策」並由其繼任夏鼎基(Charles Haddon-Cave)發展為「積極不干預政策」(Positive non-interventionism)以來,香港的公共財政歷來將這一原則奉為圭臬,甚至《基本法》亦於107條列明:「香港特別行政區的財政預算以量入為出為原則,力求收支平衡,避免赤字,並與本地生產總值的增長率相適應。」

直至2006年,前行政長官曾蔭權仍然強調,「除了回應市場發展外,我們另一經濟政策是維持小政府原則。今天,我們以公共開支佔本地生產總值的比例,來監控政府的規模。」不過,自前行政長官梁振英任內開始,香港政府便開始轉向提出「適度有為」,梁振英及其繼任林鄭月娥均有提及。

2022年,隨著李家超提出任內第一份《施政報告》,財政司長陳茂波提出,香港發展理念從昔日的「積極不干預」及「大市場小政府」,清晰而明確地向「有為政府」與「高效市場」更好結合的方向邁進,形容這是「香港的必然選擇」。

儘管如此,正如著名經濟學家曾澍基所說,「港府決策層對政府干預經濟的觀點,歷來都是堅持不衝擊宏觀政經架構的守則,惟要實用主義地處理問題。實用主義與高瞻遠矚固然南轅北轍,亦往往無助於解決長期的、結構性的困難」。最典型的例子,莫過於即使是多番強調「適度有為」的梁政英任內,也多次以「量入為出」原則拒絕包括「全民退休保障」在內的社會福利措施。

曾澍基將這種現象稱為,「積極不干預主義」(Positive non-interventionism) 其實早巳死亡,「選擇性干預主義」(Selective interventionism) 則當道了多年。前嶺南大學文化研究系教授許寶強2016年接受端傳媒採訪時也批評,特區政府寧願選擇投資大型基建項目,而社會基礎設施(Social infrastructure)如改建房屋,護老安幼,改善社區環境以及教育等常被忽略:「當有人要求『有為』的政府增多福利時,它又突然以『適度』來推搪了。」

2月28日,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在出席港臺節目《財政預算案論壇》時表示會通過發債所籌得的資金去推動北都、洪水橋的發展項目,重申借債是為「投資未來做不同的基建項目」,不會用於支付政府的日常開支。

國際評級機構惠譽則在財政預算案出台後的評論指出:「經濟增長所面臨的各種風險的天平仍然傾向於下行」,但「香港擁有龐大的財政儲備,在2023年底約佔 GDP 的23%,這仍然是香港的主要信用優勢」。

不過,香港中文大學商學院亞太工商研究所名譽教研學人李兆波接受自由亞洲電台採訪時批評:「回頭看香港,我們有甚麼產業賺到很多錢,持續給政府的稅收?我現在看不到。因為地產不是一個產業,地產是依附住其他的產業。」他又指,「如果香港沒有一些很亮麗的產業支持我們的話,中長期就有隱憂。」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