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台灣大選台灣深度

選舉炒米粉,一碗尋常的台灣小吃,如何在造勢現場飄香30年?

「炒米粉,在地方成為一種參選儀式。」

圖:Mantha Mok / 端傳媒

特約撰稿人 章凱閎 發自台北

刊登於 2024-01-10

#過年免費讀#米粉#政見會#炒米粉#造勢#台灣大選#選舉#新竹#台灣

【編者按】如果有一種食物,可以代表台灣這座民主小島的選舉文化——香噴噴的炒米粉,肯定當之無愧。

每逢大選,無論選戰層級,下至議員村里長,上至總統立委,北中南都會出現俗稱「米粉場」的小型政見會。全盛時期,選前各地湧現廟口辦桌、社區流水席,是不少台灣中生代選民共同的童年記憶;如今,傳統的造勢炒米粉,卻隨著世代更迭、網路普及,成為新舊政治的分水嶺。

這一碗尋常的台灣小吃,如何飄香30年,乘載90年代後台灣民主化的政治流變?

冬日,初晨五時的新竹市香山區,小鎮天色未明,農家仍沉沉地睡著,田邊一幢透天厝卻已飄出裊裊炊煙。

廚房的古早灶台升起了三口旺烈的爐火,掌勺的浸水里里長楊松棋一刻也不得閒,手上三只厚重的中式炒鍋各司其職,一鍋滷肉,一鍋燒水,用來汆燙陳疊成堆的乾米粉,還有一鍋熱油,等著煸香肉絲、蝦米、乾香菇等炒料,準備炒米粉。

外頭的志工們也連起一條整齊的生產線,有人在門口接引藍色小貨車上的一箱箱米粉、食材,更多人忙著手起刀落,把高麗菜、紅蘿蔔切片刨絲,直送熱氣奔騰的廚灶。不一會兒,一盆盆火熱噴香的米粉便出爐了,依序封裝、成袋,即送往新竹各地的廟會及里民中心。

楊松棋算一算,今日有不分陣營、多場的政見會與造勢,不到五坪大的廚房要準備上千人份的餐食。但無論場子是藍或綠,支持者們倒是吃著同一款菜色組合:炒米粉、爌肉,以及菜頭湯。

而大夥們都知道——此刻,手中的那一碗炒米粉,意義可遠不止於一道尋常的台灣小吃,而是象徵選戰開打的烽火號角。

台灣每逢選舉,各地會出現俗稱「米粉場」的小型問政說明會,人數從50至200人不等,是多數候選人最小規模的競選主場,也是投票之外,一般民眾可參與的最基層政治活動。

為了慰勞出席的鄉親,候選人往往會供應便餐給支持者,其中又以「炒米粉」為大宗。今年四度競選連任的苗栗縣國民黨籍立委陳超明對端傳媒解釋,選前三個月在選區巡迴炒米粉,已是地方行之有年的參選儀式:「你不炒,鄉親還會以為你今年是不是沒要選了?」

2024年1月10日,新竹,浸水里里長楊松棋與志工們一起炒米粉。攝:陳焯煇/端傳媒
2024年1月10日,新竹,浸水里里長楊松棋與志工們一起炒米粉。攝:陳焯煇/端傳媒

選舉之餘也要填飽肚子

「人家來,總要給對方東西吃吧?」

一碗炒米粉,是什麼時候演變成具有政治意涵的選舉食物?對此,多數資深政治工作者都有共識:「約莫30年以前。」這時間點正好對應1990年代,台灣迎來全面性的民主化浪潮。

1991年,台灣廢止《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並首次全面改選國民大會,終結「萬年國代」;1994年,第一屆省長、直轄市長開放公民直選,同年也實施縣市議員、鄉鎮市長選舉;1996年,台灣舉行首次民選總統。

閱讀全文,歡迎加入會員

華文世界不可或缺的深度報導和多元聲音,了解更多

立即訂閱

已經訂閱?登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